法官問:七七事變是誰挑起來的?

    茂川答:是日本軍國主義。

    法官問:七七事變近因是為什麽?

    茂川答:(日軍)北平駐軍外出演習時被打擊了。有這個事情。

    法官問:這責任應當誰負?

    茂川答:由日本軍負。

    法官問:第一槍是誰先放的?

    茂川答:是日本放的。

    我們可以得出結論,“第一槍”完全是日本華北駐屯軍和日本駐平、津特務機關以及日本國內侵華激進派法西斯分子共同策劃的陰謀,他們是七七事變的真正肇事者。

    而日本許多軍政要人緣何並不知曉?在侵略中國的大方向上,日本決策層沒有歧異,而在何時發動這場戰爭上,他們卻存在爭議,沒有達成一致。激進派為了能夠順利地挑起全麵戰爭,不惜在未取得日本最高決策層明確授權的情況下,斷然把日本拖上戰爭的軌道。

    到此為止,“第一槍”之謎大白於天下。而時任日本駐華大使館駐北平武官助理今井武夫在後來撰寫的回憶錄中,仍然是揣著明白裝糊塗:

    “第一槍是屬於中國兵偶發性的?有計劃的?還是陰謀?對這一陰謀有人認為是由日軍采取的謀略,或者是中共,也或者是抗日激進分子製造的謀略。對此雖做過多方麵調查,但究竟誰是肇事者,至今仍難判斷。據我調查的結果看來,估計決非日軍所為。至於認為是單純偶發性的看法,中國兵出於恐怖心理由於過失引起開槍,這種情況卻是有可能的。此外,抗日情緒高昂的中國兵對日本抱有極大反感,由一人忽然開槍引起同伴開槍,也並非無此可能。從而對照事件前後發生的種種情況來看,單憑以上因素,仍有難以解釋的問題,並不能排除陰謀的說法。最重要的是,應該弄清何以在開始射擊以後,使事件連鎖性地擴大下去的政治背景。”

    不論如何眾說紛紜,但有一個人的說法是不能忽視的。他就是日本天皇。1990年12月,在日本一家影響頗大的綜合性刊物《文藝春秋》上,披露了日本天皇在1946年對近臣所講的關於“大東亞戰爭”看法的《昭和天皇獨白錄》一文,其中談到了盧溝橋事變的原因。在文中,天皇明確指出:事變不是中國方麵挑起的。他說:“值此危機之際,盧溝橋事變發生了。我並不認為是由支那方麵挑起的,而認為是由一些無所謂的爭執引起的。”

    對於七七事變如何發生,天皇一清二楚,心知肚明。那些把挑起戰爭的責任推給中國的日本人,最好認真讀一讀這篇文章。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