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前,何基灃對官兵訓話:“國家多難,民族多難,吾輩受人民養育深恩之軍人,當以死報國,笑臥沙場,何懼馬革裹屍還?戰死者光榮,偷生者恥辱!”官兵士氣高昂,奮勇殺敵,以大刀同日軍肉搏,激戰三晝夜,奪得喜峰口戰役的勝利。喜峰口戰役後,因戰功卓著,何基灃調任一一○旅旅長。

    1938年1月,何基灃來武漢養傷。聽了周恩來的一次講演,何基灃苦悶的心一下舒展開了,感到中國的前途掌握在共產黨手裏。他立即登門拜訪了周恩來,吐露了心曲,並提出去延安的願望。周恩來說:“中山陵前,出了個剖腹明誌的續範亭將軍,盧溝橋上,出了個堅決抗日的何基灃將軍!何師長要去延安,我代表黨中央表示歡迎。隻是此行要十分隱蔽,我建議你先去廣西小住幾天,製造一個周遊全國的假象,然後悄悄地去延安。”

    1938年2月,在周恩來的周密安排下,何基灃秘密到達延安。當晚,毛澤東就來看望他,讚揚他的抗日功績。何基灃向毛澤東詳述了喜峰口、盧溝橋、大名府等各次戰役,還應毛澤東的邀請在抗大作了一次報告。

    在延安一個月零五天的時間裏,毛澤東、劉少奇、朱德多次和何基灃交談,使他深受教育,感到自己終於找到了救國救民的真理。離開延安前夕,何基灃遞交了一份入黨申請書,其中寫道:“我是國民黨軍隊裏的舊軍人。過去,我總認為隻要文官不愛錢,武官不怕死,人人廉潔奉公,我們的國家就會富強起來。現在懂得,沒有共產黨中國無望。我懇求收下我這個新戰士。”

    當時,黨中央決定何基灃仍回到國民黨軍隊去工作。1939年1月,何基灃被批準為中國共產黨的秘密黨員,實現了由一名愛國軍人到共產主義戰士的轉變。何基灃入黨後,回到由原二十九軍第三十七師改編而來的第七十七軍任副軍長。他在黨的領導下,將這支舊軍隊引導到抗日救國進步的道路上來。抗戰勝利以後,何基灃任國民黨第三綏靖區副司令官。1948年11月,在淮海戰役時,他同張克俠一起率領國民黨第七十七軍、第五十九軍等兩萬餘人起義,使淮海戰場的形勢一下子發生了轉折。何、張二將軍,成為淮海戰役的功臣。

    新中國成立後,何基灃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十四軍軍長,南京警備司令部副司令,華北行政委員會委員兼水利局局長,水利部副部長,國務院水土保持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農業部副部長。1958年9月23日,黨中央授予何基灃“中華人民共和國一級解放勳章”。1980年1月20日,何基灃因病在北京逝世。遵其遺囑,親屬將他的骨灰一部分撒在盧溝橋畔,一部分撤在當年的淮海戰役戰場上。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