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瓚連連點頭,臉顯感激之色。李弘讓他統領幽州軍,意思很明顯,那就是給他立功的機會。不管能不能擊敗鮮卑人,李弘的北征軍都要受損,東征的可能是徹底沒有了。將來東征遼西遼東,就是他公孫瓚的事,平定叛軍的功勞都是他的。

    “伯珪兄,能不能把盧龍塞的鮮卑人牽製住,就靠你了。”李弘拍拍公孫瓚的後背,誠懇地說道,“務必盡快出擊土垠城。”

    “大人放心,下個月,我一定拿下土垠城。”公孫瓚信心十足地說道。

    清晨,李弘和鮮於輔帶著幾個侍從沿著薊城緩緩而行。

    攻打薊城需要步卒,但李弘卻讓公孫瓚帶著幽州軍走了,各部將領有的不理解,私下頗有怨言,但有些將領心裏卻有算,知道李弘根本不想打,他又要派人招撫了。

    暫停平叛,改為北上攻擊鮮卑人,必須要奏請天子,得到天子的同意,這需要時間。如果天子不同意,李弘還要反複上書勸諫,信使往返洛陽,不是短時間就可以解決的。李弘雖然是鎮北將軍,但這麽大的事,李弘無權作主,這仗不是他想怎麽打就可以怎麽打的。有這麽長時間的耽擱,李弘圍城不打就有理由了。圍而不打,一來可以讓大軍得到休整,囤積糧草武器,蓄積力量,為下一步攻打漁陽城做準備,二來也可以為招撫叛軍騰出足夠的時間。

    “羽行兄,你看派誰進城招撫叛軍較為合適?”

    鮮於輔笑道:“你大概想讓公定去吧?”

    “怎麽?你認為不合適?”

    “幽州的事,公定不清楚,一旦說僵了,回旋餘地就沒了。”鮮於輔說道,“還是我親自去吧。”

    李弘猶豫不決。

    “田強我認識,他是薊城田家的人,過去是遼西邊軍的一個軍司馬。我在遼西的時候,和他有過幾次接觸,這人口碑不錯,還好說話。我覺得他不一定是太平道的人,參加叛軍也許是被逼的。憑著過去我和他的交情,他還不至於把我殺了。”

    李弘想了半天,說道:“那你帶上令明,小心點。”

    鮮於輔笑道:“你不用擔心,沒事的。”接著他手指城牆說道,“子民,你看,那就是當年黃巾軍扒開的一段城牆,修補的痕跡還非常明顯。”

    李弘抬頭看看,問道:“扒開來容易補起來難,當年為修補這一段城牆,一定花費了不少錢財吧?”

    “對。當時沒有錢,我們隻好召集幾百民夫臨時用石頭碼了一下,後來經過幾次修補,勉勉強強砌了一道五十步長、兩步寬的牆……”

    “兩步寬……”李弘詫異地問道,“隻有兩步寬,那真是一道牆了。”

    鮮於輔無奈地說道:“幽州戰事不休,哪有錢財修補城牆,有這麽一道牆就不錯了,反正也沒多少人知道,知道了又能怎麽樣?難道還能用衝車把它撞開嗎?”

    李弘腦中靈光一閃,微微笑道:“我要是用巨石連續不斷地砸呢?”

    鮮於輔笑道:“石頭倒是有,一百多裏外的軍都山上有的是,但你怎麽砸?一塊上百斤的大石舉起來已經不容易了,更不要說砸到護城河那邊的牆。你別開玩笑了。”

    李弘回頭對義從笑道:“到戰車營把張大人和尹大人叫來,快一點。”

    鮮於輔疑惑不解地望著李弘,問道:“子民,你真有辦法?”

    李弘笑而不語。

    張郃和尹思打馬如飛而來。

    “仲誌,那拋石車你還在做嗎?”

    尹思奇怪地看著李弘說道:“大人不是不同意做嗎?大人不給錢,我拿什麽做?”

    李弘笑笑,指著城牆說道:“你做個最大的拋石車,能砸開這道城牆嗎?”

    尹思連連搖頭:“大人不要說笑話。這城牆至少有三丈寬,不要說砸了,就是一塊一塊拆,幾百人也要花很長時間才能扒開一小截。”

    “如果兩步寬呢?”

    “兩步寬?”尹思比劃了一下,說道,“如果在正麵用百斤以上的巨石連續砸,倒是有可能。”

    “那好。”李弘鄭重地說道,“我給你錢,給你人,你用最快的速度給我做一台最大的拋石車。”

    尹思看看李弘,驚喜地說道:“大人真要做?”

    “對。”李弘笑道,“這道城牆恰恰隻有兩步寬,如果你把他砸開,奪下薊城後我給你記首功勞。”

    張郃和尹思麵麵相覷,難以置信。

    “大人,你怎麽知道?”

    李弘指指鮮於輔,笑道:“鮮於大人過去是幽州府的從事,他在薊城待了好幾年,對這事一清二楚。仲誌,你做一台拋石車,需要多長時間?”

    “至少一個月。”

    李弘臉色一變,說道:“不行,最多半個月。”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