怨恨自己父母這種事,我也有過。

那是小學二年級時候的事了。當時我在學校文藝匯演的《浦島太郎》節目裏擔任主演。

“媽媽,我演浦島太郎,你一定要來看哦。”

“知道啦知道啦,我一定會去的。”

可是到了當天,母親一直都沒出現。回到家後我便質問她:

“媽媽,你為什麽沒來?”

“對不起,對不起……”

之後我才知道,母親在做粘貼包裝袋的兼職,必須要在截止期前完成工作。

沒有母親不想出席自己可愛兒子主演的節目。每想到母親當時的心情我便會反省,當時的自己確實做了很過分的事。

到現在,我發現很多來做法律谘詢的都是因為兄弟相爭,究其原因,大多都是因為嫉恨。“其他的孩子能得到這些,為什麽我得不到。”都是類似的想法,對彼此抱有成見。

也就是和其他兄弟比較而產生的嫉恨。

但是,一味地和他人比較,爭鬥就會增加,運氣也會變差。因為爭鬥是不幸產生的因素。

長時間的律師經驗,讓我能夠下這樣的斷言:

比較產生怨恨,怨恨產生爭鬥,爭鬥產生不幸。

這是我的經驗法則,請大家務必牢記。

森信三先生的《修身教授錄》裏麵也有這樣的話:

“煩惱是從比較中產生的。”

誰都討厭和他人比較。“你的父親如此傑出,為何你就不行?”“你哥哥能做到為什麽你就不行?”等等,如果被這樣說,任誰都會很討厭吧。

減少怨恨的最好方法,就是不要去和他人比較。

當然,消除怨恨,最好還是多學習他人的經驗。

小的時候會怨恨父母很多事,但是等到自己父母年老的時候,怨恨便自然而然地消失了,這種事也是常有的。

這大概是因為自己有了與父母同樣的經曆,才了解了父母的心情吧。

“他們好像更寵愛大哥一些,但其實不是的。隻是在撫養我的時候經濟條件不好,無法提供和大哥同等的費用而已。”

像這樣,理解一下父母的心情,就不會有怨恨的情緒了。

除了自己所經曆的,也要多去傾聽別人的經驗,這樣更有利於消除我們心中的怨恨。

總之,想要變得好運,要盡早意識到他人的恩情,消除怨恨,盡可能地減少爭鬥。這是我作為律師的經驗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