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心理學家凱莉曾經做過一個非常有趣的實驗,當時她在給麻省理工大學兩個班級的學生上課時,宣布將邀請一位在讀研究生當臨時的導師。

    在第一個班級介紹這位新導師的時候,她稱讚對方具有熱情、勤奮、務實、果斷等優點。在第二個班級介紹的時候,她改變了措辭,將“熱情”改成了“冷漠”,而其餘的用詞則是一樣的。

    一段時間之後,她特意調查了一下兩個班級的學生對新導師的印象,第一個班級的學生認為新導師很棒,他們非常喜歡他,也經常與之進行互動,並希望對方可以留下來教書。第二個班級的學生則恰恰相反,他們對新導師沒有什麽好感,並且抱怨他比較冷淡,常常保持敬而遠之的態度。

    同樣的一個導師,卻因為凱莉不同的措辭而出現了兩個不同的形象。經過分析,凱莉發現了問題所在。原來當第一個班級的學生聽到第一個詞“熱情”時,就對新導師產生了好感,認為他很好相處。而第二個班級的學生聽到第一個詞“冷漠”時,並沒有關注後麵的詞,就以偏概全地認為對方是一個冷漠的人。

    20世紀20年代,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愛德華·桑戴克經過多年研究,發現人們對於他人的判斷和認知通常都是從局部出發,由某一個點、某一個麵而擴散得出整體印象,他對這個研究進行深入分析,最終得出了著名的“暈輪效應”。

    愛德華認為人們在認識和評價他人的時候往往不夠客觀,這裏的不夠客觀就是指人們容易受到暈輪效應的影響,比如當評價者看到他人身上的某個優點,並且這個優點給自己帶來便利和好處時,就會將他人身上的這一個優點擴展為對方的整體形象。這個時候,這個人身上的缺點就會被遮掩起來。如果評價者對某人身上的某個缺點感到不滿,就會將這個缺點擴展為對方的形象,並認為對方就是這樣一個充滿缺點的人。

    在愛德華看來,人們對於他人的認知或者說人們的識人邏輯很容易受到暈輪效應的影響,一個人要麽被好的光環籠罩,要麽被壞的光環籠罩,容易走向極端,因此常常會在識人看人中出現很大的誤差,尤其是考慮到人身上具備的複雜性和社會性。

    愛德華的理論以及凱莉的實驗,都證實了人們在識人方麵的一些錯誤行為和錯誤思維,這些錯誤也給人們在識人看人方麵提了一個醒,那就是不要片麵地評價一個人,不要因為看到了他人身上的某些優點、缺點或者某個特征,就盲目地認為對方是什麽人,認為對方具有什麽想法。每個人都具有多麵性,每個人都值得全方位地了解,在不了解一個人的全貌時,最好不要將自己看到的小部分內容當成完全的個人形象展示。

    有個員工在工作中非常勤奮努力,每天都會在公司裏加班,總經理對他非常滿意,覺得他是一個非常好的員工,值得重點培養。總經理多次在公司裏表揚了這個員工,並且提拔他負責銷售部門。

    可是一段時間之後,總經理就發現這個員工在工作中具有很大的野心,不僅將個人私利淩駕於集體利益之上,而且行事獨斷專橫,經常對下屬大發脾氣,引起了很多下屬的不滿,他們紛紛發郵件向總經理投訴。總經理意識到自己看走了眼,於是撤銷了這個員工的職務。

    “以偏概全”是生活中常犯的一個錯誤,當人們自認為對某件事、某個人了如指掌的時候,就很容易做出以偏概全的評價,從而暴露他們受到暈輪效應影響的事實。實際上,他們或許隻是單純地從某一個方麵做出的判斷。就像評判明星人物一樣,人們通常會覺得明星在各個方麵都是完美的,但在舞台上光彩照人的明星,在生活中可能不善交際。沒有任何人是完美無缺的,人們不要以某一個的特征來評判對方的整體形象,更不要以此給別人下定義。

    想要了解別人,就要了解他人的全貌,雖然看人往往會通過某一件事、某一個動作,或者某一個細節來做出判斷,了解對方當時的心態和想法,可是在評價個人整體形象時,可以結合對方日常生活中的舉動進行分析,結合對方平時的言行舉止進行判斷。

    暈輪效應之所以會起作用,很多時候是因為受到了刻板印象的影響和幹擾,比如當人們得知對方的家庭非常富裕的時候,就會本能地認為對方一定不學無術,一定是一個生活奢侈、不求上進的敗家子,可是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出身優渥的人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有的人得知對方是一名商人,就認定對方一定很精明,甚至唯利是圖,並且將這種精明擴展到他的日常生活當中去,可對方在生活中或許是一個非常本分的人。刻板印象源於人們對某一類人普遍特征的歸類,而這種歸類可能並不完全準確,不適合個體的分析。

    不僅如此,暈輪效應在很多時候會受到第一印象的影響,當人們對他人建立起第一印象時,通常會認為對方就是什麽人,這種判斷有時候並沒有太多的依據,而且主觀臆測的成分很大。

    如果想要真正了解對方的為人,那麽既要注重細節的窺探,也要注重全方位的調查和分析,隻有把握住整體性,才能形成一個更加完整的個人形象,才能在測試中了解一個更加真實的個人形象。

    避免受到從眾效應的影響,保持觀察的獨立性

    有個企業家在商界朋友的推薦下準備聘用一個海歸的博士,這個博士曾在穀歌公司擔任重要職位,可是在麵試之前,有個朋友找到這個企業家,並對他說:“這個博士並沒有什麽真才實學,我聽說他是被穀歌公司辭退的,看起來也沒有什麽了不起。”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