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喬布斯在蘋果公司內部發表的一段演說,裏麵重點提到了蘋果公司的核心理念和共同的價值觀,喬布斯希望通過溝通,進一步強化它在所有員工心中的印記,希望這些文化深入骨髓,融入每一個人的基因之中,由此統一大家的意誌和行動。

    華為總裁任正非曾經說過:“以前我們就講過華為公司什麽都不會留下,就剩下管理。為什麽?所有產品都會過時,被淘汰掉,管理者本人也會更新換代,而企業文化和管理體係則會代代相傳。因此我們要重視企業在這個方麵的建設,這樣我們公司就會在奮鬥中越來越強,越來越厲害。”和喬布斯一樣,任正非也在不斷宣傳和強調共同的理念和文化,因為他明白,隻有不斷進行溝通和傳播,才能確保整個價值觀的深入統一,並且保證共同的理念不斷調整和完善,以迎合時代發展的需求。

    2.強化紀律,約束成員的行為

    許多人認為溝通就是說話,溝通就是麵對麵地交談、開會,或者利用社交軟件進行對話,但從廣義上來說,溝通是人與人之間、人與群體之間思想與感情的傳遞和反饋的過程,以求思想達成一致和感情的通暢。從定義中可以得知,溝通必須存在思想和感情的傳遞、反饋,必須追求思想一致、感情通暢,隻要滿足了這些條件,就可以稱之為溝通。

    從這一點來看,利用規章製度強化紀律也可以當作一種溝通。因為團隊管理者為了更好地管理和掌控下屬,為了確保整個團隊合理有序地運作,往往會製定一些製度來約束和引導內部成員的行為,這些製度同樣可以傳遞思想和感情,也期待著能夠確保思想的統一以及感情的通暢。

    在團隊內部,管理者會告訴執行者做什麽,怎麽做,何時做,為什麽做,在哪裏做,做到什麽程度,並且對這些都有嚴格的要求,而這些要求有時候就會形成製度。比如,製度規定每一位成員午餐時都必須在公司內就餐,這就是“做什麽”以及“在哪裏做”的問題;製度規定成員必須在早上8點準時上班,在下午6點之前不得早退,這就是“何時做”的問題;製度規定成員在遇到重大事件時需要向上級匯報,然後等待進一步的指示,這就是關於“怎麽做”的問題。

    這些製度和規定是管理者與團隊成員之間約定俗成的一些法則,也就是說,製度本身就代表了一些溝通的內容,隻不過這種溝通往往具有一定的強製性。可是從團隊管理和執行的角度來看,製度的作用非常大,在整個溝通體係中是一個不可或缺的部分。

    製度不明確的話,團隊紀律就比較渙散,沒有人會認真聽從指令,沒有人會認真按照上級要求去完成任務。正如卡耐基所說:“對於一個上班遲到的人來說,你如果不懲處他,那麽工廠裏其他所有人也就都有了遲到的理由。”

    製度不明確還會導致責任分散和缺失,由於工作中不再需要承擔責任,或者犯錯的成本過低,許多人會變得更加不負責任。

    製度不明確,會導致權責不明確,比如製度中常常會對相關的工作與責任做出明確劃分,一旦製度不全,那麽團隊運作可能會變得混亂,大家往往不知道自己該做什麽,也不知道誰該對相關工作負責。

    在團隊中往往有各種各樣的製度,包括日常的紀律以及作息時間安排,包括各種行政章程和規定,包括勞動合同管理、工資管理、社會保險福利待遇、工時休假、職工獎懲等勞動管理規定,包括績效考核製度、提拔和晉升製度。各種各樣的製度都是為了起到約束和引導作用,而這就是一種溝通。

    需要注意的是,很多溝通都是口頭表達或者文件性質的,這些溝通形式往往缺乏約束性,而製度的確定能夠有效保障一些最基本的執行任務。製度的設立不僅僅是告知人們能做什麽、不能做什麽,還會對一些不遵守規定的行為做出懲罰。比如團隊的管理者為了讓所有成員按時上下班,就會規定遲到早退者要罰款,或者被通報批評;某項工作如果不能按時完成,執行者就會遭受相應的處罰,遭到上司的批評或者被扣除當月獎金,造成嚴重後果的情況下,可能會進行降級處理;團隊明確規定不能泄露內部的重要機密,那些違反規定的人,可能會直接被開除,甚至被公司起訴。如果仔細進行分析,就會發現幾乎所有的製度都配備有相應的懲罰措施,而這麽做,為的就是增強溝通的效力。

    最常見的就是績效考核製度:團隊給執行者下達指令後,通常會設定一些工作考核標準。在績效考核中,團隊會通過各種獎勵和懲罰來約束成員的執行行為,確保他們保質保量完成任務,確保執行者能夠按照管理者的意願工作。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