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落不昧,兩采一賽;

不昧不落,千錯萬錯。

【公案】

有一天,百丈懷海禪師說法圓滿之後,大家都已經退出了法堂,可是有一位老者依舊站在原地,不肯離去。

百丈禪師見狀,就問說:“前麵站立的是什麽人呢?”

老者回答:“其實我不是人,而是一隻野狐。過去在古佛①時,我就在百丈山修行。當時,曾經有一位學僧問我說:‘大修行的人還落因果也無?’我答說:‘不落因果。’就因為這一句回答,才墮了五百世的狐身,至今猶在畜生道中受苦。所以,想請禪師下一句轉語,讓我能夠超脫這野狐之身。”

百丈禪師慈悲地答應了。

接著,老者就合掌恭敬地問:“大修行的人還落因果也無?”

百丈禪師大喝說:“不昧因果②!”老者聞言大悟,作禮告辭。

第二天,百丈禪師率領著寺中大眾,來到後山石岩洞內,以杖挑出一隻野狐屍體,然後用亡僧的禮節予以火葬。

一個是不“落”因果,一個是不“昧”因果,一字之差,結果卻是天壤之別。“不落因果”,是指所有修行的人不受因果報應,這是胡言亂語地指點,大錯特錯;任何人都逃不出因果的定律和報應。

百丈禪師的“不昧因果”,實乃至理名言。因為任何修行悟道的人,都要不昧因果,都要受因果報應的。

所以,無門慧開禪師有一首偈頌雲:“不落不昧,兩采一賽;不昧不落,千錯萬錯。”即在說明此則公案。

【注釋】

①古佛:指古時之佛、過去七佛,或指辟支佛、釋迦、盧舍那佛等,或對有德高僧之尊稱。

②不昧因果:不違背因果。

【思考】

1.為什麽老者會墮五百世狐身?

2.何謂“不昧因果”?試舉例說明。

3.試述一則因果報應的故事。

【延伸——緇門崇行錄】

宋末元初印簡禪師,山西寧遠人,八歲就隨中觀沼公出家。十八歲的時候,元兵攻下寧遠城,眾人都逃難去了,禪師仍舊服侍中觀禪師。中觀禪師就對他說:“我年紀大了,你正值年輕有為,何必留在這裏和我同歸於盡呢?你自己逃命去吧!”

印簡禪師流著淚說:“因果絲毫不爽,況且死生有命,我怎麽可以離開師父,而苟且偷生呢?”

翌日寧遠城被攻破投降,元兵統帥史公天澤問:“你是什麽人?”

禪師回答:“出家人。”

“吃肉嗎?”

禪師回答:“什麽肉?”

史道:“人肉。”

禪師說:“虎豹這般凶狠的畜生都不吃同類的肉,何況是人呢!”史聽了非常讚賞,因此釋放了他。

——兵難不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