饑來食時困來眠,熱取涼風寒向火;

隻這平常心是道,一無造作無是非。

【公案】

龍牙居遁禪師由於參禪很久,為求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於是誠誠懇懇地到終南山翠微無學禪師處參禪。可是一住多月,均未蒙翠微禪師召見開示。

有一天,他直接走進法堂問說:“學僧來到禪師的座下參學,已經好幾個月,為何禪師不開示一法?”

翠微禪師聽了以後,反問他:“嫌什麽?”

居遁禪師因不得要領,隻好告別翠微禪師,前往德山親近宣鑒禪師。居遁在德山一住,又是好幾個月,同樣不得要領。

有一天,他鼓起勇氣問宣鑒禪師:“學人早就心儀德山的禪風,但是我來到這裏已好多時日,卻得不到禪師的一句佛法。”

宣鑒禪師聽了以後,也回答:“嫌什麽?”

這兩位宗師所答不謀而合,居遁禪師還是不得要領,不得已,又轉往洞山良價禪師處參學。

有一天,居遁禪師問洞山良價禪師:“佛法緊要處,乞師一言!”

洞山良價禪師就直截了當地告訴他:“等洞水逆流的時候再向你說。”意思是說,我們的無明煩惱像水流著,若是想要覺悟,必須逆生死之流,不能像一般隨世俗之見,順水而流。

龍牙居遁禪師聽了這一句話,終於大徹大悟。

我們有時候用疑心參禪,有時候用體會參禪,有時候用問道參禪,其實終不及用平常心參禪。吾人在世間生活,其實都在顛倒矛盾妄想之中,所謂隨生死之流而不息也。如能明白洞水逆流,那就是平常心顯現,千疑萬問,終不及一顆平常心耳。所謂禪就是平常心了。

【思考】

1.為什麽龍牙居遁禪師無法開悟?

2.試以一則故事說明“平常心”的重要。

3.請提供三個遠離顛倒妄想的方法。

【延伸——緇門崇行錄】

浙江紹興一帶參禪安居,每天晚上做飯吃,名叫“放參飯”,風氣相傳,吃起來一次比一次奢侈豐富,比午餐更多菜肴,這種沿習下來的壞風氣已經很久了。往昔有一位年老而有名望的前輩,聽到隔壁房間的出家人午後做飯不禁流淚,悲歎佛法日漸衰敗沒落。

戒律上說人間缽碗作聲,餓鬼咽喉自然起火。何況夜深人靜,動了砧、幾、盤、盂,音響傳入耳根,又煎、煮、烹、炮,香味傳入鼻識,忘了對眾生要慈悲,恣縱口腹之欲望,這樣於心能安嗎?或者你會問:“半夜肚子餓了,怎麽辦?”那就吃些果核餅幹之類,不必動用鍋子的食物來充饑就可以了。何況持午的人,午後到隔日天亮,除了喝水,不吃其他東西,我們晚上還有視作藥石(指佛門之晚餐,食之以療饑渴之意)的食物充饑,難道還不知足嗎?

——放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