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麵目,隻緣身在此山中。

【公案】

宋朝的大學士蘇東坡曾在江北瓜州這個地方做官,他和江南金山寺的佛印了元禪師非常要好,盡管有長江相隔,這一僧一俗仍然常相往還。

有一次,蘇東坡自覺修持很有進步,作了一首詩詞,就命書童坐船送到江南給佛印禪師印證。

詩的內容是:“稽首①天中天②,毫光照大千;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大意是說:我現在拜佛,頂禮天中之天、聖中之聖的釋迦牟尼佛,覺得佛光普照到我,現在已經不再被“八風”所影響了。

所謂八風,是指生活中遇到的八種境界,即稱、譏、毀、譽、利、衰、苦、樂。

書童把這一首詩送交佛印,佛印看了以後,一句話也沒有說,隻是在上麵寫了兩個字,就叫書童原信帶回。

東坡原指望佛印禪師大大的稱讚,急忙自書童手上取回詩文。一看,隻見佛印在文上批了“放屁”二字,當下大怒,即命書童備船,過河找佛印理論。

船快到金山寺時,遠遠看見佛印禪師早在江邊等候。東坡一見禪師就氣呼呼地說:“你我是至交道友,我的詩、我的修行,你不讚賞也罷,怎可罵人呢?”

禪師若無其事地說:“罵你什麽呀?”

蘇東坡把詩上批的“放屁”二字拿給禪師看。

禪師哈哈大笑說:“哦?你不是說自己已經‘八風吹不動’了嗎?怎麽這會兒‘一屁打過江’來了呢?”蘇東坡恍然大悟,十分慚愧。

修行、參禪、學道都不是口上說的,真正的實踐才是功夫。所謂“說道一丈,不如行道一尺”;說得天花亂墜,不如真正做到幾分。所以,禪不是在賣弄口舌,有沒有功夫、禪心,在行家的麵前絲毫是瞞不了人的。

【注釋】

①稽首:我國《周禮》所載之九拜中,稽首為最恭敬之行禮法。佛教之稽首,彎背曲躬,頭麵著地,以兩掌伸向被禮拜者之雙足。所謂接足作禮、頭麵禮足、五體投地等即指此而言。

②天中天:謂諸天中之最勝者。又作天人中尊、天中王。為佛尊號之一。

【思考】

1.試述本文之大意。

2.何謂“八風”?

3.略述“講時似悟,對境生迷”的經驗。

【延伸——緇門崇行錄】

宋朝宏覺禪師訓誡徒眾說:“你們既然出了家,就好像囚犯從牢獄釋放出來一樣,因此,要少欲知足,不要貪圖世俗的虛榮;凡事都要懂得忍耐,修習真如寂照的無為法。今日你們能聽聞佛法,實在是難遭難遇,就是九死一生也不可拋棄啊!”

——少欲知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