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如大海無邊際,廣植淨蓮養身心;

自有一雙無事手,為作世間慈悲人。

【公案】

雲溪桃水是日本有名的禪師,曾經在好幾個寺院叢林裏住過,是位飽參飽學的禪師。

他所駐錫的寺院,吸引了許多的學僧,可是這些學僧往往不能忍苦耐勞,以致半途而廢,使得他非常灰心。於是他向大眾辭去教席,勸學僧們解散,各奔前程。此後,桃水禪師的行蹤,便再也沒有人知道。

三年後,有位門人發現桃水禪師出現在京都的一座橋下,與一些乞丐生活在一起,立即上前懇求桃水禪師給他開示,桃水禪師很不客氣地告訴他:“你沒有資格接受我的指導。”

門人問道:“那要怎樣才有資格呢?”

桃水禪師說:“如果你能像我一樣,在橋下生活個三五天,我或許可以教你。”

於是門人也扮成乞丐的模樣,與桃水禪師共同度過了第一天的乞丐生活。

第二天,乞丐群中死了一個人,桃水禪師叫門人和他一起把乞丐的屍體搬到山邊去埋,兩人忙到半夜才回到橋下休息。隻見桃水禪師倒頭便睡,而門人躺在臭氣衝天的乞丐寮裏,怎麽樣也無法安然入眠。

天亮之後,桃水禪師對門人說:“今天不必出去乞食了,那位死了的同伴還剩有一些食物,可以拿來吃。”桃水禪師吃得非常香甜可口,可是門人看著髒碗、髒食物,卻一口都吞不下去。

桃水禪師這時就說:“這裏的天堂是你無法享受的,你還是回到你的人間去吧!請不要將我的住處告訴別人,因為住在天堂淨土的人,不希望被人打擾。”

在一位真正禪者的眼中,天堂淨土在哪裏?卑賤的工作裏有天堂淨土,境隨心轉裏有天堂淨土,愛人利物裏有天堂淨土,化他轉境裏也有天堂淨土。原來,天堂淨土是在禪者的心中,不在心外。

【思考】

1.為什麽桃水禪師要辭去教席?

2.門人為什麽最後又離開了禪師?

3.為什麽禪師自認為處於天堂?

4.如何在卑賤的工作中找到天堂淨土?試舉例說明。

【延伸——緇門崇行錄】

我以前一個人在外行腳參訪時,經常忍受著饑餓口渴,冒著凜冽或炎熱的天氣,曆盡種種的磨難,現在僥幸有了個小茅棚住,雖然不懂得修行,但懂得慚愧。若有行腳參訪的雲水僧掛單,我就提供他們所有的需求,自己日常所用的不敢過分奢求,實在曾經是雲水在外、居無定所的人,所以特別憐憫外來的客人;曾經貧窮奮鬥而創業起家,所以惜土如金。現在的出家人一入佛門,就住在現成的寺院,事事如意,好像是富貴人家,不懂得民間疾苦,縱然才智過人,不須參訪,而閉門自大,日漸養成貢高我慢的習氣,增長無明,這樣損失的也不小啊!

——行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