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樹春風有兩般,南枝向暖北枝寒;

現前一段西來意,一片西飛一片東。

【公案】

宋朝詩人蘇東坡和秦少遊,兩人才華都很高,又很自負,經常在一起談學論道,互不相讓。

有一天,蘇東坡和秦少遊在吃飯時,正好看到桌上有一隻虱子。

蘇東坡就說:“這個地方好髒,竟然有虱子,不知是誰身上的垢穢變成虱子!”

秦少遊一聽,馬上反駁說:“虱子哪裏是人身上的垢穢變的?它是人身上穿的衣服裏的棉絮變的。”兩人為此爭論不休,最後決定第二天去請教佛印了元禪師,以做公斷。

蘇東坡求勝心切,先私下找佛印禪師,請他務必“幫忙”,說虱子是人體的垢穢變的。蘇東坡走了以後,秦少遊也來找佛印禪師,請他說:“虱子是衣服裏的棉絮生出來的。”

佛印禪師都答應了他們,所以蘇東坡和秦少遊兩人都以為自己穩操勝券。

第二天,當三人見麵時,佛印禪師就說:“虱子的頭是從人體的垢穢中生出來的,虱子的腳是從衣服的棉絮裏長出來的。”

禪師做了這麽一次巧妙的和事佬,有詩雲:

“一樹春風有兩般,南枝向暖北枝寒;

現前一段西來意①,一片西飛一片東。”

這首詩告訴我們“物我合一”的道理。外在的山河大地,也就是我們內心的山河大地;外在的大千世界,也就是我們心內的世界。物與我之間,沒有分別。我們如果把物、我調合起來,就好比一棵樹,雖然接受同樣的陽光、空氣及水分,但是各個樹葉有不同的生機,彼此又能無礙地共存於同一棵樹。因此,宇宙世間在現象上盡管千差萬別,但在禪的本體上,還是一個。

【注釋】

①西來意:禪林用語。與“佛法的大意”一詞共為表示佛法之奧義、禪理之真髓。為禪宗開悟之機語,古來多用於公案中。又作西來祖師意、祖師西來意、祖意。

【思考】

1.佛印禪師如何解決蘇東坡和秦少遊的問題?

2.何謂“物我合一”?

3.請分享閱讀後的心得。

【延伸——緇門崇行錄】

齊朝僧遠大師,住持梁州薛寺。有一段時間,喜歡隨著世俗人飲酒食葷,行為放蕩不拘。有一天忽然夢見天神憤怒地斥責他說:“你是一個出家人,卻不恪守戒律,何不攬鏡看看自己現在的樣子。”

次日早晨,僧遠大師走到一盆水的旁邊,看見自己眼眶四周黑暗,以為是汙垢,便舉手擦它,眉毛隨即掉了下來。於是引咎自責,痛改前非,改穿舊衣破鞋,日中一食,不再吃葷,並且早晚禮拜、懺悔。經過一個多月,夢見天神含笑對他說:“知過能改,可說是有智慧的人,今天理當原諒你!”大師驚喜而覺,流汗遍身,麵目光亮滑潤,眉毛也漸漸長出來。僧遠大師親身受到善惡二報,相信三世因果絲毫不爽,從此之後竭誠奉行佛法,永不退墮,終於成為名僧大德。

——癘疾獲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