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92年,貧僧到馬來西亞檳城東姑禮堂講演,那一次可謂盛況空前。原本隻能容納一萬人的東姑禮堂,擠進了將近兩萬人,還有許多人被拒之門外,進不到禮堂內。他們在外麵大聲叫喊:“我們要進去聽我們的師父講演,為什麽不能進去?”州長許子根先生致辭的時候,在台上聽到外麵的喧嘩聲,於是當場允諾說:“我要把這裏重建成兩萬人以上的體育館,請大師再來講演。”1997年,他兌現諾言,我也真的前去為新的檳城體育館啟用灑淨,並在那裏做講演。

    現代青年走入社會,有的人一開始就要求就職的對象應該如何待我,包括對自己要重視、待遇要提高、假期要自由、工作要輕鬆,等等,不用說,這都是失敗的觀念。有一種人懂得自我要求,他知道對公司要有所奉獻,要能擔當責任,要對上司交代的工作如期完成,不用說,這種人必定容易成功。

    遺憾的是,現代就業的青年缺乏正確的觀念,一開始就想到“我要什麽”。你要什麽,兒童時期可以向父母撒嬌,讀書的時候可以向老師請教,現在就業由不得你要什麽,要什麽隻有看看人家要你做什麽。能遷就“人家要我”,能滿足人家的需求,這樣的就業青年,縱有工作上的問題,但由於觀念正確、行為正當,前途必定可期。

    人家有什麽要我的呢?

    一、人家要我勤勞。人家要我勤勞,我能對工作不勤勞嗎?一個員工每天懶散、懈怠,老板不是請一個公子哥當少爺,動則就要休息;不勤勞的員工,對工作沒有獲得主管的信賴,你想要長久幹下去,此實難矣。

    二、人家要我誠信。人家要我誠信我不誠信,說謊、耍嘴皮子、借故托詞、善用心機,主管們要這種部下嗎?人不誠實,主管難以信賴;人無信用,主管難以放心。所以光是考慮自己需要什麽,沒有考慮主管需要什麽,這與工作信條不合,難以從工作裏獲得成就。

    三、人家要我發心。一個公司、團體,需要發展;一畝農田、山地,也要開發。你沒有發展的心願來配合主管的需要,你能適任工作嗎?假如你發心隻為工作需要,不計報酬;隻為工作成果,不計自我的成就;隻為讓主管滿意,不為自己而執著,所謂勤勞、誠信、發心,你說主管會不對你建立信心嗎?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