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撰寫《釋迦牟尼佛傳》時,常常被佛陀大公無私的精神所深深感動而熱淚盈眶。尤其了解佛陀一生的行誼之後,我知道佛陀不但是一個教育家、宗教家,還是一個革命家。不過佛陀的革命不同於世間一般的革命家。一般革命家的革命,我稱之為向外革命,佛陀的革命是向內革命,也就是向自己革命——降伏自身生老病死的痛苦及心中貪嗔愚癡的煩惱。“向自己革命”這句話從此就成為我一生奉行的圭臬。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要求這個、要求那個,滿足心中所求;也會要求別人給我們尊重、給我們名聲、給我們支持、給我們利益,甚至會要求別人符合我們的標準、目標。要求外在條件的滿足、要求別人認同我們之外,對自己的人生、生活、做人、處事要求什麽呢?有以下四點意見:

第一,規律行為。我們的語言、動作,做人處世,舉手投足,都要有規律,要能合理,懂得別人的需要。規律是戒財,不依規律,就容易放縱,放縱自然就會墮落,自然會有不正的行為、做人沒有原則、做事沒有章法,如此,別人怎麽會看得起我們?所以,規律是一切正當行為、生活必要的準則。

第二,正見信仰。人活在世間,除了要求種種的生活以外,還需有一個信仰。這個信仰,並沒有宗教上一定的限製,比方對國家的信仰、對宗教的信仰、對朋友的信仰,乃至對人生目標的追求,無論信仰什麽,重要的是要有正見。正見是明理,不明理,別人不要跟我們相處。正見好比照相的光圈距離,調整稍有差錯,照出來的相片就會模糊。一切人、事、物,沒有正見,看錯了,對這個世間就看不清;不明理,人生就會糊塗,不知何去何從,因此,信仰上要有正見。

第三,勤奮工作。人都要工作,沒有工作,也就顯現不出意義。工作時,你不能懶惰,懶惰沒有人歡喜,隻有讓人失望。你也不能懈怠,所謂“今日事,今日畢”,一天的事情,你做了兩天、三天,拖拉、推托,隻有讓人家感受到跟你合作很痛苦、很急迫、趕不上節拍。因此,工作上,你必然要勤奮、快速,別人才能對你產生信心,覺得你可以讓他托付責任,交辦事項。

第四,簡便生活。生活中,衣著過於追求綾羅綢緞、華麗高尚,隻有感到“衣櫥裏永遠少一件衣服”;飲食一定講究珍饈美味,我們的胃卻像無底的黑洞,永遠沒有填滿的一天;再大的房子,你也要整理打掃,再好的車子,你也要給它保養維護。每天為了追求物質的滿足,隻有疲憊不堪。假如生活上,凡事都能簡便一點,會過得很自在、很逍遙。說話簡便一點,做事簡便一點,簡便的人生,生命會長久;簡便的生活,自己好,別人好,大家都好。

要求別人符合我們的想法很難,不如先要求自己比較容易。一個有智慧的人,會從以上四點自我要求做起。

·佛光菜根譚·

正見的希望,成就正見的人格;

廣大的願力,成就廣大的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