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自然界,是宇宙間所有生物與無生物的總稱,包含動物、植物和礦物三界。人類隻是動物界裏的哺乳類之一種,卻往往以“高等智慧生物”自居,而自認有主宰宇宙的權利。其實人類也和自然界的其他生物一樣,都是由魚類、兩棲類、爬蟲類進化而來,隻因人類進化快速,才取得了領導世界的權利。

可令人遺憾的是,二百五十多年前的“工業革命”之後,由於人類的短視及為維護自身的利益,恣意濫殺濫伐濫墾,掠奪其他生命的生存權,破壞礦物資源等,導致生物與生物之間、生物與周遭環境之間的生態活動,失去了應有的秩序和平衡,如生命多樣性的喪失、臭氧層出現破洞、地球暖化、土壤惡化、酸雨肆虐、環境汙染等等。

與世俗人類對地球的種種盲目短視的破壞行為相反,佛教卻是一個非常重視自然生態的宗教。自古以來,寺院建築常與山林融和,不破壞森林環境;僧人修行力求淡泊簡樸,不侵犯自然資源,都是與萬物同體共生的表現。另外,曆代的高僧大德,植樹造林、整治河川、修橋鋪路、珍惜資源,倡導戒殺素食、放生護生,更是自然保育的具體實踐。

毋庸置疑的是,唯有每一個人具備生態保育的觀念,尊重其他物種的生存空間,我們的地球才能活得長久,我們的後代子孫也才有安居樂業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