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所以有力量,在於能為生命留下曆史,為社會留下慈悲,為自己留下信仰,為人間留下貢獻。因此,生命教育最重要的,就是指導人如何尊重生命,如何活出生命的尊嚴,如何創造生命的價值與意義。尊嚴是人生最大的本錢,做人最怕尊嚴掃地,現代人不但要活得有尊嚴,甚至提倡“安樂死”,即使死也要死得有尊嚴。

    尊嚴不是傲慢,不是自高自大;尊嚴不是匹夫之勇,不是自以為是;尊嚴是在強權之前,不屈服、不妥協,堅持自己的立場與原則,保持自己的人格與操守。

    人除了要活得有尊嚴以外,更要活得有意義、有價值。蔣中正曾說:“生命的意義在創造宇宙繼起的生命;生活的目的在增進人類全體的福祉。”毛澤東也說:“世間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個可寶貴的。”毛澤東認為,人生的價值在於對社會對人民的貢獻,而不是向社會索取。因此,他非常強調人活著的目的和意義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而佛教則認為,生命的意義,在於增進人生的真善美,在於懂得永恒的生命。人的色身雖然有老死,真實的生命是不死的,就如薪火一樣,賡續不已。因此,人生的意義不在於壽命的久長,乃在於對人間能有所貢獻、有所利益。例如,太陽把光明普照人間,所以人人都歡喜太陽;流水滋潤萬物,所以萬物也喜歡流水。一個人能夠活出意義、活得有用,生命就有價值。

    總之,“蜉蝣朝生夕死,人生百年難再”,身體即使朽壞、死亡了,也不是生命的結束!所謂念天地之悠悠,感生命之無限。生命不在於長短,而在於活出什麽?擁有什麽?尤其是如何開拓宏觀的生命視野,深化優質的生命內涵,建立正確的人生觀、道德觀、價值觀,這才是提倡生命教育者應有的省思!

    ·佛光菜根譚·

    人生的意義不在戀棧長壽,也不在永生不死,

    應該是如何發揮我們有限的生命,將它的內涵做無限的擴充。

    正如火花,雖然瞬間即滅,卻為人間留下燦爛的光彩。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