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不辭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辭土石,故能成其高。”從山河大地的形成、現象,以及承載養育一切眾生、對精神文化的貢獻等各方麵視之,它們無一不是無言說法,無一不在展現慈悲的佛體。也正因此,世間山水處,往往有佛家。自古以來便“天下名山僧占多”,凡是到佛教勝地朝拜或遊覽參觀者,無不被名山古刹那依山傍水、林木繁茂的旖旎風光所折服。這些優美宜人的景色大多非自然而成,其中凝聚著許多高僧大德的智慧,如中國佛教四大名山是由他們艱苦創立、辛勤墾植而成的:

    位於安徽省的“九華山”,是地藏菩薩成道教化眾生的道場。九華山峰巒奇麗,高出雲表,詩聖李白曾題詩:“昔在九江上,遙望九華峰。天河掛綠水,秀出九芙蓉。”山中多溪流、瀑布、怪石、古洞、蒼鬆、翠竹,山光水色,獨特別致。

    位於山西五台縣東北部的“五台山”,因由五座山峰環抱而成,故稱,五台,相傳為文殊師利菩薩應化的道場。整個五台山寺院林立,殿堂樓閣不計其數。

    峨嵋山是普賢菩薩示現說法的道場,位於四川峨眉縣,岡巒疊起,氣勢如虹,蜿蜒180餘公裏。現有伏虎寺、報國寺、清音閣、仙峰寺、金頂、光相寺等70餘寺院,為僧肇、慧通、廣濟等法師所創建。

    供奉觀世音菩薩,素有“海天佛國”之稱的普陀山,位於浙江定海縣東海中的舟山群島,其四麵環海,山中岩峰洞窟天然形成,海潮聲與山中寺院梵音交相和鳴,構成了一幅海天佛國的世外奇境。

    此外,開創天台宗的智顗大師,在位於浙江台州府佛霞嶺山脈的天台山峰修道20多年,創建了國清寺等12所道場。寺院周圍環境清幽,前有千竿修竹,外有溪穀回流,附近風景勝地很多,是一處層巒聳翠的深山叢林。位於江西省北部南嶺的廬山,風景幽雅,氣候溫和,處處奇峰峭壁,巉岩怪石,峽穀之間流泉飛瀑,是我國首屈一指的避暑勝地。東晉時代,開創淨土宗的慧遠大師在此結社念佛,創建東林寺。江南著名古刹之一的攝山棲霞寺在深山峻嶺之中,寺後山崖鑿有眾多佛龕、佛像,稱千佛嶺。該寺是清末明初年間宗仰上人所重建。有謂“春有牛首,秋有棲霞”,此佛窟和雲岡、龍門、大足等佛窟相互輝映,增添了中華大地的文化生命。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