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來曰“宙”。這個包含空間與時間、蘊涵三世與十方、有情世間與器世間的無窮無際之宇宙,我們對它的了解有多少?

按照中國古人的說法,上下四方的空間為“宇”,古往今來的時間為“宙”,也就是一切空間、一切時間組合起來,稱之為“宇宙”。佛教裏則把宇宙和人生統名為“世間”,過去、現在、未來等三世的時間叫做“世”;東、西、南、北、上、下等十方的空間,叫做“間”。所以其實“世間”就是“宇宙”,“宇宙”就是“世間”。

在廣大的宇宙裏,森羅萬象,林林總總,不一而足,佛法將它們歸納為“有情世間”與“器世間”。眾生由惑造業所感的有生死存亡的色身,叫做“有情世間”;而眾生所依靠的宇宙國土,叫做“器世間”。器世間不但提供一切有情眾生活動的空間、場所,並且供給平日賴以生存所需的事物,譬如山河大地、各種礦物以及水火風電等,乃至太陽所發出的光熱,都是我們生存所不可或缺的要件。

世間一切都是因緣所生法,任何一法的存在,都是“四大”因緣和合而有,“四大”就是地、水、火、風等四種元素。宇宙間,不管我們賴以生存的大宇宙,或是一切生命的存在,沒有一樣不是仰賴地、水、火、風等四大元素結合而成的。

這四大元素,是怎麽組成宇宙的呢?

“地大”是堅硬性。如果拿建築一棟房子來比喻,“地大”就是這棟房子的鋼筋、水泥、磚塊。如果沒有這些堅硬性的東西來撐持,房子如何能建得起來?這就是“地大”。

“水大”是潮濕性。建造房子需要水泥,水泥在形成堅硬性的過程裏,需要水的調和,如果完全沒有水分,在太陽的曝曬之下也會粉碎,這是“水大”。

“火大”是溫暖性。房屋裏要溫暖,就要有陽光、要向陽。如果陽光不夠,太寒冷了,還需要人造的暖氣。人需要曬太陽、要暖氣取暖,就是“火大”。

最後是“風大”。“風大”是流動性,最明顯的表征就是空氣。眾所周知,一棟房子裏麵需要空氣,如果通風不好,人住在裏麵會很不舒服,這就是“風大”。

這是對無生命的器物而言,對於有情眾生來說,生命由“四大”因緣和合而成就更明顯了。花,需要土“地”;需要“水”分;需要陽光、溫暖,就是“火”;需要空氣流通,就是“風”。花如果沒有地、水、火、風,就不能開花、結果。

“地、水、火、風”四大種因緣而起,創造了這個我們賴以生存的宇宙空間。這恰恰就是兩千五百年前,佛陀在金剛座上、菩提樹下悟出的真理:宇宙萬有都不能單獨存在,彼此是互為因緣的。佛陀所證悟的“緣起”道理,說明“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世間萬物,情與無情,都在因緣和合下生滅變化,因此宇宙的產生、消長是緣起的,如同圓環,無始無終,並無所謂宇宙的起源與創造之說。

至於宇宙的緣起,盡管各宗各派各有主張,如:業感緣起、賴耶緣起、真如緣起、法界緣起等,但是這些理論無不係於心的造作,所謂“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若無一切心,何用一切法”,一心能生萬法,所以“心包太虛,量周沙界”,三千大千世界都是心識所現。理解了這一點,我們才可能尋到“開悟”的法門;悟了以後,宇宙的奧妙自然了然於胸,一切不言而明。

·佛光菜根譚·

緣,不是佛教發明的真理;

緣,是宇宙人生本來的真理。

感謝因緣,因緣能成就一切;

隨順因緣,因緣能引導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