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公司企劃部新近聘請了一位企管人才。他到職不久,便向總裁提出建議,希望公司實施辦公自動化。總裁心裏明白:人手不足,很難馬上實施。但是滿口答應,問他需要多少經費。他花一星期時間便提出了預算。總裁一看金額,又表示合理,並且答應經費沒有問題,問他要用多大空間。他到處觀察,選好地點。總裁表示同意,接著問他:由哪些人負責推動?他斟酌了好幾天,終於報告總裁,人手不夠,必須招考或培養,才能夠著手辦公自動化。

這位企劃部門的新員工,如果希望公司實施辦公自動化,根本用不著直接向總裁提出建議。他還有頂頭上司,為什麽不向自己的直接主管報告,卻要越級找總裁呢?

一方麵,是因為部門主管遇事常向上推,不是“茲事體大,必須向上級請示”,便是“我非常同意,但是上級不知道會不會支持”,一心希望自己做好人,讓上級充當壞人。結果自己得不到下屬的信賴,下屬隻好凡事越級報告。

另一方麵,就是部門主管經常掠奪下屬的功勞。有優點往自己臉上貼金,有缺失則往下屬身上推。下屬也不是傻瓜,很快了解這種情形,於是有好的建議,自然越級,以免被頂頭上司半途截奪,成為他的功勞。

所以,作為主管,你平日的表現,如果真的是“清清楚楚”,那麽下屬有什麽意見就會直接向你建議,用不著越級找總經理。而且,對下屬的功勞或過失你也應該清清楚楚,使下屬知道有功有過,固然瞞不過,也不會被扭曲。這樣下屬就不會擔心好意見、好表現被你半途截去。一則能安心和你溝通,再則不必處心積慮,設法在領導麵前極力表現。

一個中層幹部的職責本來就是上通下達,否則就是失職。但是上傳下達,要有轉折,不可以赤裸裸。幹部應該有這種警惕性,應該明白事理。不負責任的幹部,會把上級的話直接傳給下級,這是最壞的幹部;把下級的話直接傳給上級,這也是最壞的幹部。老板跟幹部講的話,如果幹部赤裸裸地傳給員工,員工來找老板,老板一定否認:“是他聽錯了。”

作為中層幹部,你必須認清自己的主要任務在溝通上下之情,而不是轉達上下之間的意見。否則,通信器材這樣發達,通信工具如此便捷的今天,實在用不著幹部在那裏傳來傳去。通上下之情的重要關鍵在於使得高層和基層都聽得進去,樂於接受,並且產生預期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