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舍光記》說:“造作為業”。凡是身所做的事情,口所說的語言,心所想的念頭,都叫作“業”。業的好壞、善惡將決定我們未來的發展與去向,因此,多行善因、多聚善緣,甚為重要。什麽是善行,有四點:

第一,有道德的做事就是善行

道德是一個人立身處世的根本。身而為人,重在有道、有德,你多說好話、寬厚待人、給人方便、奉獻敬業,凡是合乎道德標準的事,都樂此不疲,這樣做事才叫作善行。在與人相處中,存有道德的思想與觀念,以道德的修養來豐富自己和別人的生命,不僅能提升自身品格的高度,更能予人喜樂,何樂而不為呢!

第二,有施舍的發心就是善行

司馬遷說:“愛施者,仁之端也。”布施是一種慈悲的體現,是善心之所趨,願意將自己所擁有的與人分享。布施是一種貢獻,在日常生活中,發心把歡喜給人,把財富給人,把利益給人,傳授知識給人,解決他人的困難,隨喜讚歎,甚至像觀世音菩薩一樣“施無畏”,讓人不起恐怖心,都是一種布施的善行。

第三,有慚愧的心念就是善行

我們每天的舉心動念、待人處事,難免會有缺失或不完美的地方,然而能知慚愧,就能清淨我們的身心,遠離熱惱。所以《大方等大集經菩薩念佛三昧分》告訴我們:“住於一切不善法中,常行慚愧;成就慚愧,遠離不善。”常懷慚愧的心,即能遠離諸惡,成就一切善法。

第四,有光明的傳播就是善行

做大眾傳播工作的人,一定要傳播善行善事;我們平常講話也是一樣,也要傳播別人的好話。“隱惡揚善”是中國人的美德,不要讓“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裏”,如果一個誤傳,將好話說成壞話,白的說成黑的,本來是一件好事,因為說得不得體、不周全,變成壞事,就自傷傷人了。所以光明的傳播才是善行。

這是一個講究創造力的時代,對於生命的未來,也應努力經營、用心創造。多行善事,我們的生活才能豐富多彩;多行善事,便能創造一個光明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