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平常與人接觸往來,態度可以決定自己的人緣,如果你用虛情假意待人,或用欺騙的方法待人,自然得不到別人的好感。那要如何待人呢?用“四善事”做人處事,必然到處受人歡迎。四種善事就是:

第一,善言不離口

和人相處,不管男女老少、親朋故舊,見麵時,都要善言不離口,多讚美對方,多鼓勵對方,多說對方的好話,必能獲得對方的好感。好話,有鼓舞人心的作用;好話,可激勵人再接再厲;好話,可讓一個迷失的孩子回頭;好話,可以給人信心,給人自尊。《法苑珠林》說:“甘露及毒藥,皆在人舌中。”為人多說善言,既能助長他人的善根,又能增益自己的人緣,何樂而不為呢?

第二,善聽不離耳

《華嚴經》有一首偈語說:“牛飲水成乳,蛇飲水成毒,智學成菩提,愚學為生死。”這首偈語說明,同樣一池幹淨的水,牛喝了以後,能生產牛乳利人,毒蛇喝了會產生毒液害人;同樣的一句話,有智慧的人聽後能悟道,能成就菩提;愚癡的人不管你講得再好,他都會起疑,甚至生起犯罪的念頭。所以,人要善聽,才能有好的結果。

第三,善念不離心

王陽明說:“心者,天地萬物之主也。”一念善心可以滅盡恒河沙數的惡事;一念善心可以直下成佛有餘。西諺有雲:“善良的心,乃是最好的法律。”善念,可以締造芬芳美麗的世界;善念,可以增加社會人心的道德修養。所以,我們要善念不離心,才能淨化社會。

第四,善事不離手

世間一切事的好壞,都與自己所為有關,古羅馬哲學家塞內卡說:“讓自己獲得好處的最佳方法,就是將好處施諸別人。”所以,你想要獲得好的成就、好的因緣,就是要布施、要服務、要幫助他人。做善事,就如在黑暗中點燃一支小小的蠟燭,它能像太陽光一般的照破黑暗,讓黑暗中的人得到光明與溫暖,同時也讓自己獲得福利。

阿基米得說:“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舉起地球。”同樣的,社會上隻要人人行善,就能改造世界。所以,做人要常存善念、常說善言、常做善事、常聆善聽,就能改變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