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之間”是佛教用語,亦是直指人心,最為切要的一句話。我們在世間生活,是好是壞?是善是惡?是福是禍?是貴是賤?都在一念之間。一念之間,哭婆變笑婆;一念之間,天堂變地獄;一念之間,立地成佛;一念之間,上窮碧落下黃泉。一念私我,畫地為牢;一念為眾,有許多意想不到的福德因緣。對於“一念之間”,有四點意見:

第一,天下無難易之事,隻問有心無心之人

世間的事情困難嗎?容易嗎?很困難的事情,在有心人的前麵都不困難;所謂“天下無難事、隻怕有心人”。反之,即使很容易的事情,在無心著意之人的前麵,也是無法成功。所以,世間沒有絕對的難易,有心無心,隻在“一念之間”。

第二,天下無善惡之事,隻問好心壞心之人

天下沒有什麽絕對的善、絕對的惡。像父母管教子女,老師教育學生,有時候給予挫折、壓力,或打罵、棒喝,卻能成就他的奮發向上,這能說不好嗎?若是父母溺愛,或酒肉朋友助其吃喝嫖賭,玩樂滋事,這種看似愛心的布施,反而成為造罪的根源。所以,天下無善惡之事,隻在好心壞心。好心行惡事都是功德,偽君子假惡為善,並非真善。所以善惡好壞,在於“一念之間”。

第三,天下無成敗之事,隻問得心失心之人

綜觀天下曆史,誰是成功之人?誰是失敗之者?貴為帝王的紂王、夏桀,在人間留下千古的罵名。曾經在囚牢裏度過悠悠歲月的文天祥,為人間留下浩然正氣;史可法忠君愛國,戰敗猶榮,贏得清王朝的尊敬,追諡為忠正。可見天下沒有完全的成敗,成敗隻在得心、失心的“一念之間”。

第四,天下無苦樂之事,隻問煩心平心之人

在煩惱人之前,快樂也是苦。對平等心的人來說,無苦亦無樂。譬如千年暗室,點燃一燈,就大放光明。所以苦與樂,隻在一念心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