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管理的要訣是什麽?六個字:兩難、兼顧、合理。這六個字本身是一個係統,是進行人性管理所要遵循的原則,是解決問題的步驟。

    就好比建造一座金字塔,基礎越大越牢固,金字塔才會建得高大雄偉。在前麵各章中,這六個字是時常出現的,也反複講解過,為的是讓讀者充分地去感受、體味,對人性管理有豁然開朗之感。

    兩難是人們常常遇到的一種處境。進一步說,遇到問題自己要設置兩難情景,經過充分思考,然後才能有所行動。

    兼顧是化解兩難處境的有效方法。當你兼顧不了時,可以想一想突破的有效方法,也許第三條路才是最好的選擇。

    合理是恰到好處,能體現出一個人的境界和水平。

    做事情、做學問都要“摸著石頭過河”

    中國人做學問的方法基本上跟西方是不一樣的。西方人開宗明義就要講定義,中國人一般是不會這樣做的。

    中國人自古以來不太講求對學問做什麽定義。西方老師一上課就問,什麽叫哲學?接著就講一大堆哲學的定義;我們不是這樣子,我們講課好像都是漫談一樣,談天說地,到最後老師會“不了了之”。好像我們不是在做學問,其實不然—沒有人有權力給某個學問下定義。

    西方人研究了一輩子學問,對自己的學說要下個定義,這從某種意義上說是把腦筋固化。為什麽要接受你的定義?你也未必會接受我的定義。所以,我們做學問要尊重每一個人,就是說,每一個人自己都可以有自己的理解。什麽叫管理?每個人的答案都是不一樣的,十個人有十種理解,因為每個人的感受不一樣。

    往往越簡單的東西越難定義。我們把概括、歸納等放在書的最後部分,這是按照中國人的思路來的。其實,天底下所有的方法隻有一個—摸著石頭過河。西方人稱之為try in error,叫作嚐試錯誤。因為每個人過的河不一樣,膽子也不一樣,目標也不一樣,快慢也不一樣:有的人急,有的人不急。同樣是摸著石頭過河,過程不一樣,結果不一樣,感受不相同,所以每個人摸出來的路也不一樣。

    管理有“六字真經”,即兩難、兼顧、合理(如圖19-1所示)。

    做任何事以“兩難”為起點

    摸著石頭過河,也就是說,做事情思前顧後。聽話也挨罵,不聽話也挨罵;照規矩辦事挨罵,不照規矩辦事也挨罵。你的兒子不老實,你很生氣:我又沒有做壞事,怎麽會生出一個不老實的兒子來。兒子太老實,你就非常擔心:兒子這麽老實,以後還有飯吃嗎?

    部屬太聽你的話,你就要知道他很可能不懷好意。我問過很多老板:“你的幹部非常聽你的話,不折不扣,你覺得怎麽樣?”

    他會說:“太危險了。”

    我再問他:“為什麽危險?”

    他說:“我遲早會被他們害死。”

    部屬統統聽你的,會把你害死;而都不聽你的,會把你氣死了。

    中國社會處處是“兩難”—沒有一條路好走,兩條路都不好走。

    身處“兩難”要會“兼顧”

    人們經常處在兩難的境地,但是在兩難當中,還是要做決定、要有所行動的。那麽,在兩難當中我們應當如何行動呢?

    身處兩難境地,我們解決的辦法是兼顧。而外國人會采取選擇的方法。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