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企業能否正常運轉,要看它是否能不停地產生新的業務,這是一個重要的標誌。

    如果在一家企業當中沒有增加人員,但是增加了新的任務,這個任務又一定要派下去讓大家來做。在這種情況下,應該怎麽去處理呢?

    人員不增或少增,新的任務如何指派下去,讓部屬心甘情願地領命而做?這就要考驗中層幹部的能力和水平了。

    企業不斷增加新任務

    作為領導,想要知道公司的運營狀態,其實很容易。

    第一,人員沒有增加,但是卻不斷地產生新的業務,企業運營很正常;

    第二,人員沒有增加,也沒有產生新的業務—企業已經開始萎縮了;

    第三,增加了新的業務,馬上又要增加人—成本提高了。

    很多老總沒有讀過什麽書,企業照樣運營得很好,因為他們有中國人的智慧,他們天生會當老板—看一下就知道了,不用問那麽多!增加一件事情就要多一個人,還不如不增加呢。增產不增收是沒有用的,因為用人是有成本的。

    把一個人請進來,不但要給他提供薪酬、獎金,將來退休時還要照顧他。請來一個人幹活還好,如果他不幹活卻總製造問題,那又何必請他呢?因為工作負荷不夠的人,會成為麻煩製造者。所以,我們要麽不請人,要請人就要給他足夠的工作,他就不會動歪腦筋。

    當老板的人要常常去看公司有沒有新增加的業務,如果沒有,就要問問研發單位在幹什麽;有了新的業務,就去問問人事部門有沒有增加人,增加了什麽樣的人。而且,有人離職後要不要進人也不一定,我不太讚成補缺,也不讚成精減。為什麽精減呢?精減有好處嗎?凡是從人事成本上去打主意的人,就不能算一個好的經營者。增加新業務時,不能說完全不增加人,也不能說一定要增加人。為增加人而增加人,那是人事包袱;為降低成本而不增加人,那是虐待同事。

    中層幹部在接受老板指派的新任務時,是沒有抗拒力的。越是基層人員,越有發脾氣、拍桌子的權力;越往上走,越沒有這個權力。一個工人拍桌子,第二天他照樣來上班,沒有事,老板不會計較;一個部門經理一拍桌子,第二天就不用來上班了。很多人自以為位子高了、權力大了,就無所顧忌了,其實更要小心。況且老板不會跟最基層的員工拍桌子,隻會跟中層拍桌子。

    所以,當一個部門經理接受老板指派的新工作回到部門後,往往非常為難,因為越往基層,業務越派不出去—這個時候大家都非常不熱心。

    經理:“老李,你幫個忙好不好?現在又有新的業務了,想麻煩你啊。”

    老李的第一種反應:“我沒有辦法,別的都可以商量,就這個我沒辦法,因為我已經累得忙不過來了。”

    第二種反應是:“好啊,沒問題啊。不過我現在已經夠忙、夠辛苦了,如果你一定要增加我的工作,我會很盡力,但是做不好你不要怪我!”

    還有第三種反應:“沒有問題,你的指示我一定照辦。但是,正好拿我這份工作來交換。”拿手裏做的工作跟你交換,他才會跟你承諾。

    沒有一個人會熱心地承擔新的任務,你不要奢望什麽。假定有一個人不假思索地說“好”,你更要提心吊膽—他一定不懷好意。

    讓下級心甘情願地接受新任務

    上級指派新的工作要有一套方法,而不是硬碰硬。硬讓對方承接過去,他是不會認真幹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