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是一門具有高度智慧的藝術,是一門極為深奧的科學。

    當老板的要少發脾氣、少做指示,雖然這是很難的。十個老板八個壞脾氣。這不僅是因為他們有權力發脾氣,也因為他們的確很操心。但是,身為上司、老板的人要少發脾氣,對發脾氣要做“火性管理”。

    事情沒有到最後關頭的時候,不要急於做決定,要放開讓大家想出更多的不同意見,這沒有壞處。養成大家多動腦筋的習慣,對老板是非常有好處的。

    少做指示,要借用別人的智慧

    我對老板的第一個建議是:少罵人。不是說不罵人,因為那是很難做到的。

    一個老板是否有權力發脾氣,這並不重要,這是個性問題—沒有個性很難當成大老板。我所認識的很多大老板在我麵前都很客氣,都很溫和,但我是不會上當的,我知道因為他已經罵夠了,在我麵前才會這麽和氣。這是平衡。凡是在外麵脾氣很好的,回到公司,脾氣都不是很好。一般都是這個規律,所以我們要諒解他。

    身為上司、老板,應少發脾氣,對發脾氣要做“火性管理”。老板脾氣很壞,老罵幹部,幹部被你氣死了,你的肝也硬化了,最後就同歸於盡了!

    想少發脾氣怎麽辦?就要少做指示。這個是很難的,因為很多人都喜歡發布指示。但是這樣真的很不好,因為你所知道的雖然很多,卻也還是有限的。

    東西方兩位大聖人有一句共同的名言:“我是無知的。”孔子一再說自己無知,蘇格拉底也說:“自己唯一知道的事情就是我一無所知。”我們的頭腦是有局限性的,要不然為什麽要借用人家的頭腦呢?一個人要成功,往往要懂得借用別人的資金、借用別人的智慧。

    凡是成功的人,都很少說話。老板一說話,所有人就都按照他的話去做;老板不說話,所有的人都說話,老板就有很多的選擇,對自己非常有利。所以,一個經常做指示的人,就限定了自己的部屬—不太會動腦筋。一個很有主見、很果斷、隨時有主意的人,他的部屬統統腦袋空空:第一,部屬想了沒有用;第二,部屬一想就挨罵,不說不挨罵,說的跟老板不一樣就挨罵。最後,部屬不再想也不再說,幹脆讓出整個舞台來,讓老板一個人去表演—唱獨角戲。

    如果一家公司的人才慢慢地外流,就等於得了經營上的癌症。所以,大老板要讓部屬們表現,而不是自我表現。無為,其實是你很有能力才可以講無為,沒有能力的人講什麽無為,那是糊塗!

    老子最高的智慧是四個字:深藏不露。中國人並不是一下子就能接受深藏不露的觀點的,心裏認可,但是嘴上還死不承認。有的老板問我,如果講深藏不露,有能力同沒有能力不就是一樣的了?此言差矣,沒有能力,談不上深藏不露,因為沒有什麽好藏的;有判斷力、有選擇力、有聲望,才有資格深藏不露。

    夠分量、有能力、有智慧的人,才有資格講深藏不露。而且中國人講深藏不露就是要露,是站在不露的立場上來露,這樣才不會亂露,才不會露到讓人家看笑話。所以,主觀上,他一定要胸有成竹。

    深藏不露的意思是在該露的時候才露,這個注解非常重要。應該露的時候你不露,人家就看不起你;不應該露的時候亂露,人家就會看笑話。有很多主管的形象在自己的部屬心目當中簡直是個笑話,這是他們自己的責任。

    提出問題,讓部屬製定方案

    我也當過很長時間的主管,我年輕的時候也常常被搞得焦頭爛額,因為我不懂得管理的奧妙。所以,我奉勸年輕的主管,要學一學如何當主管。

    人不是天生就會當主管的,像我在39歲以前根本就是稀裏糊塗的,卻偏偏讓我當主管,把我累得半死,幾乎沒命了。直到39歲那一年,我才領悟到,我這樣做是既糟蹋自己,也不尊重部屬。所以,我就開始不給部屬任何答案,不做任何指示。我也才逐漸注意到:很多人對上級的指示最多盡力而為,應付應付、敷衍敷衍。因為你越要證明老板的指示是對的,自己越累;而你的證明讓老板越有信心,什麽事情都要加強了,部屬就累慘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