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十章中,我們通過一個圖示,了解了基層員工丙越級向上級領導甲報告時,甲、乙、丙三方應該如何去處理。那麽,甲如果越過丙的頂頭上司乙,直接向丙做指示的時候,各方該如何來回應呢?

    上下夠不著,中間最難受

    作為中層幹部,上司越級指示你的部屬,你最難受。

    我們再仔細看一遍第十章的圖10-1。麵對這種情況,乙沒有辦法,雖然看不過去,也不可以去反對這件事情,因為反對後吃虧的一定是乙。

    乙:“哎,不對啊。你有事情應該找我才對,你怎麽直接找到我的部屬呢?”

    甲:“我怎麽沒找你,我找你了。你不在,不曉得跑到哪裏去了。我不罵你是好事,你還講什麽?”

    這時候,乙肯定很被動,永遠是吃虧的。

    不僅如此,乙還要承受另外的壓力,就是甲直接找了丙後,他還會回頭再問乙:“那件事情怎麽辦呢?”如果乙反問:“哪件事情?”甲會很生氣:“你什麽都不知道啊?你當什麽主管啊?”這就是最奇妙的地方。甲會直接去找丙指示,但是回頭來問乙,考驗考驗乙的領導能力怎麽樣,是否掌握得住自己的部屬—部屬幹什麽,你是不是都知道。

    乙是不可能避免這種狀況的,所以一定要想辦法去處理。

    另外還有一種狀況,其他部門經理也會直接找乙的部屬。照理說,他們應該先知會乙:“我要找你的部屬(總要尊重乙一下),你同意我才去找他。”但是,實際上往往不是這樣的。乙能有什麽辦法?乙沒辦法製止他們。

    丙接到另一個部門經理的通知,他最關心什麽?會是什麽心態?丙最關心的是這兩個人在大老板的心目當中,哪個人的分量比較重,而且他很快就可以了解到。也就是說,他要知道聽誰的話對他來說最有利。

    如果丙發現A經理最得老板器重,他也不必請調到A部門,直接花錢送一份禮給A經理—丙人在乙這裏,心卻在A那裏。

    所以,我們常常感覺到明明是自己的部屬,怎麽喊他就是不動;別人一招手他就跑過去了,而且跑得很快。你生氣也沒有用,誰叫你沒有能力?

    少怪別人,多反省自己,才是對的。我們的老祖宗曾子每天反省自己—一個人每天反省自己最有長進。

    部門裏出現了這樣的情況,乙到底應該怎麽辦呢?

    不抗議,不詢問

    作為乙,有必要想清楚的是:第一,你無法避免這種問題,所以,你不必抱怨,抱怨不能解決問題;第二,你不要去懷疑甲,因為甲不一定有什麽惡意。中層幹部既不可抱怨領導,也不可硬壓下級,和婉的態度雙方都受益。

    甲可能是惡意的,是故意兜圈子,看看乙怎麽辦。但也有另一種可能,甲不是故意的,他真的是找了乙,乙不在,而他又很忙,沒有辦法等,就直接跟丙交代了,他心裏想,丙應該會跟乙報告。可是丙不一定報告。問題還是在乙,乙要做到讓丙願意跟自己報告,乙就成功了。

    假設乙把所有的部屬叫來說:“以後凡是大老板直接交辦的事情要讓我知道一下,不然我怎麽當主管。”丙嘴上一定講:“是,是,是。”心裏頭還是不服氣,他照樣不報告。因為丙會想:你不如直接去問大老板好了,你幹嗎問我呢?這是表示你吃定我了,你不敢去問大老板,吃柿子專揀軟的捏,我更不服氣,我就是不理你。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