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我們探討了上級對待部屬問題的一些普遍原則和做法,但有些上司還會遇到一些比較棘手的情況,比如部屬越級向上級報告自己的不是或者其他情況。作為上司,遇到這種事情該怎麽處理呢?

    越級報告為非常態,不是常態

    越級報告是職場中非常常見的現象,但並不是好現象。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多半是因為上下級之間的溝通渠道不暢,它是一個非常態,而不是常態(如圖10-1所示)。

    甲、乙、丙是三個層級,甲是總經理或者老板,乙是中層幹部,丙為基層人員。

    甲如果直接去找丙,在中國人看來沒有問題,這叫作親民。而在西方這也叫越級:照理說,甲應該隻找乙,乙才能找丙。

    如果丙直接找甲,我們把它叫作越級報告。總經理隨時可以找全公司的任何人,沒有什麽層級觀念,也不需要層級觀念。可是,底下的人一定要層層向上匯報,必須走這個過程。隻要你越級,所有人都會懷疑你。

    所以,丙一般不會主動去找甲。原因是,丙如果直接去找甲,所有人都懷疑他去打小報告—要不然他怎麽會去?丙到甲的辦公室去,一定是甲要找他,否則他不會去。

    如果甲找丙,丙一定要事先向他的頂頭上司乙報告:“總經理是怎麽回事呀,他應該找你,怎麽找我?到底有什麽事,你交代我我才去。”他要請示頂頭上司,得到理解和許可才行。假如他說:“總經理叫我?好呀。”馬上就去,多數人都懷疑他:他就是總經理派來基層臥底的。想想看,誰還敢和他在一起呢?這是中國社會的文化環境。

    處理越級報告的是與非

    那麽,我們在麵對越級報告時,該怎麽處理?請看以下兩位總經理不同的處理方式:

    A很仔細地聽,然後親自去處理。這種做法大錯特錯。因為以後所有幹部都沒法做事了,一是沒機會說話,二是沒機會做事—總經理自己就做了。

    B聽了報告說:“丙,你去告訴乙,不要告訴我,按照層級來。”這種做法也是大錯特錯。因為丙有溝通障礙,不得已才找總經理報告。而隻要你不許可部屬越級報告,每一個主管都會一手遮天,壟斷了所有溝通渠道,總經理就被束之高閣而內情不通,如此,公司是要出亂子的。

    為什麽這樣做也不對,那樣做也不對?因為我們就是這種矛盾統一的民族,這就是我們的思維方式、我們的哲理。

    那麽,麵對這種情形,領導該怎麽辦呢?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讓我們先來看一下西方人的做法。

    西方人要麽就是層層皆知,誰都不可以例外;要麽就是開一個公開聽證會,讓所有人都來抱怨。日本人會開辟出一個房間,把老板紮成稻草人放在房間裏,然後讓受了委屈的員工去打—隻要發泄出來,他就開始好好工作了。

    這在中國行不通。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生存之道,不要去學,學也學不來。中國人的心理是這樣的:隻要總經理親自處理了越級上報的事情,幹部統統心灰意冷—沒有做錯事,總經理坐“直通車”,要幹部做什麽?於是,幹部就開始討好員工,久而久之整個公司就會被搞垮。

    我當秘書時,經常會把在公司裏看見的事情報告給老板,其實就是打小報告(一定要做,秘書不打小報告人家用你幹什麽)。中國的老板馬上問:“誰說的?”而西方老板則會馬上拿起電話叫那個人來,讓他們當麵對質,後果是:從此以後,部屬什麽都不向他報告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