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蘭看了一眼表:

    “該吃飯了,走吧,今天中午我請。”說完話,她就率先站了起來。

    反倒是另外三個人都有些遲疑,她們想到了,今天的午飯得在會議室裏吃,卻沒想到歐蘭忽然提出請客。她們三個彼此之間並不是多麽融洽,平時基本就沒有私下裏一起吃過飯,而且她們也不想去跟歐蘭吃飯——覺得別扭。

    “要不算了……”一位主管說。

    “趁中午吃飯的功夫咱們再具體商量商量,就把這件事敲定下來,本周就要把準備工作全部做完。走吧。”

    歐蘭拎著包就往外走,三人無奈,隻好跟在她後麵。就這樣,歐蘭和三位主管在眾目睽睽之下,堂而皇之的一起吃午飯去了。

    一石激起千層浪。不過沒關係,現在歐蘭要的就是謠言四起。因為她一直都沒忘了,除了搞好商廈的經營,她還有一個很棘手的麻煩——陳秋峰。

    沒到吃飯時間,南京路上的中小飯店和買食物的窗口都是生意最好的,店裏坐不下了,吃飯的人都坐到了街上來,而隻要是賣吃的的地方,一律都是人山人海的擠,包子、年糕堆成了山,人們好像是不要錢似的搶,讓人覺得又回到了八十年代初期、零售業最黃金的時代。

    南京路上吃飯難,可是吃飯也不難,例如歐蘭她們現在,就已經到了一家酒店的內設會所的頂樓,從窗子向下看,南京路整個都被遮擋了起來,大廳裏一片靜謐,讓你會有片刻的錯愕覺得自己已經離開了那個喧鬧的地方。

    這應該也算做市場經濟的好處吧,市場的自發調節,讓你在最繁忙的地方、最繁忙的時間裏,也能找到一個安靜的空間。

    仍舊是歐蘭率先,另外三人隨後,其實四個人誰都沒來過這裏,可是她們卻同時顯出對周圍環境的一種無謂和淡漠,甚至都淡漠的有幾分乏味。這可能也是一種習慣吧——這種驕傲而自負的職場女性們,越是在這種時候越不肯顯出驚異、新奇、欣喜等等情緒來。

    正因為看這一類女人看的太多了,陳秋峰才越來越覺得劉月有那麽一點兒可愛。此時,陳秋峰帶著劉月坐在另一家餐廳的包間裏。這家餐廳隻是中檔而已,距離南京路也比較遠。打的是吃蟹的招牌,一聽挺唬人的,可其實消費並不是太高,所以陳秋峰才選擇了這裏。盡管如此,這也足夠讓劉月欣喜不已了,來上海工作之後,她還沒在這種地方吃過飯呢。平時即使交個男朋友搞個聯誼什麽的,大家也都是去那種消費比較低廉的地方。美其名曰吃什麽不重要,隻要大家能聊的開心就好。但其實誰心裏都明白,還是因為沒錢。如果有足夠的錢,坐在五星級酒店裏聯誼,並不會破壞聯誼的質量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