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況下,領導不要出麵,要通過幹部去行使職權。如果幹部惹起民憤,領導才需要出麵安撫。但是要記住,好人難做,壞人則比較容易做,因為領導這個“好人”要保護一大群“壞人”。否則,幹部“壞”一次,就被免職,久而久之,還有哪個幹部願意為領導出力?

    在《三國演義》中,曹操就用過這個方法:

    操軍相拒月餘,糧食將盡,致書於孫策,借得糧米十萬斛,不敷支散。管糧官任峻部下倉官王入稟操曰:“兵多糧少,當如之何?”操曰:“可將小斛散之,權且救一時之急。”

    曰:“兵士倘怨,如何?”操曰:“吾自有策。”

    依命,以小斛分散。操暗使人各寨探聽,無不嗟怨,皆言丞相欺眾。操乃密召王入曰:“吾欲問汝借一物,以壓眾心,汝必勿吝。”

    曰:“丞相欲用何物?”操曰:“欲借汝頭以示眾耳。”

    大驚曰:“某實無罪!”操曰:“吾亦知汝無罪,但不殺汝,軍必變矣。汝死後,汝妻子吾自養之,汝勿慮也。”

    再欲言時,操早呼刀斧手推出門外,一刀斬訖,懸頭高竿,出榜曉示曰:“王故行小斛,盜竊官糧,謹按軍法。”於是眾怨始解。

    (見《三國演義》第十七回)

    王可謂死得冤枉,誰讓他遇人不淑。不過,在現實社會中,領導如此對待幹部,遲早會自食其果。

    《三國演義》中還有個曹操割發代首的故事:曹操去攻打張繡的時候,正逢麥熟之時,曹操下令:“大小將校,凡過麥田,但有踐踏者,並皆斬首。”老百姓聽了,無不歡喜稱頌。事有湊巧,曹操騎馬過麥田的時候,馬受驚疾馳,踏壞了一大片麥田。怎麽辦?曹操拿起刀來,說:“吾自製法,吾自犯之,何以服眾?”意思是說,我自己定的法律,沒想到我自己卻犯法,如果不按法令執行,如何服眾?他手下的將領當然不會讓他自裁,紛紛勸阻,曹操也隻好“順其民意”,割發代首。

    曹操深知當老板的藝術,現代企業的老板應該適當學學曹操,遇到事情要先想著當好人而不是當壞人,這樣會給幹部留點空間。有的幹部對我說:“我們老板為什麽動作那麽快呢?我們還來不及出來擋,他就衝在前麵了,我們有什麽辦法啊?”而當老板的也會抱怨:“我的幹部永遠比我慢半拍。”如果真是這樣的話,也是老板自己造成的。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