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我和他激烈爭辯時,另一個店員插嘴說:“所有的黑色衣服起初都會褪色,這時避免不了的。再說,那種價格的衣服,自然會出現這種情形,是顏料的問題。”

    “當時,我火冒三丈。”沃爾頓先生繼續說:“第一個店員質疑我的誠實。第二個卻暗示我買的是低檔貨,我非常生氣,正當我想罵他們時,那家公司的負責人走了過來。這位經理顯然很懂對待顧客的藝術,他完全轉變了我的態度。把我從惱怒轉變成了滿意。他是怎麽做的呢?他首先靜靜的聽我講完了事情的經過,沒有插一句話,當我講完那兩個店員還要爭辯時,他卻站在我這方,說我的襯衫領子確實是這套衣服弄髒的,並堅持表示,確實不應該賣出這種不能令顧客滿意的東西。他承認他不知道這衣服如此差勁,並坦率的問我:‘你認為該如何處理呢?你盡管吩咐,我們一定照辦。’

    幾分鍾前,我還想退掉這套討厭的衣服,但現在我卻回答:‘我隻想知道,這褪色的情形是不是暫時的。或者你們有什麽令它不再繼續褪色的辦法。’

    他建議我再穿一星期看看情形!他這樣說:‘如果到時你仍然不滿意,可以來換一套滿意的,讓你這樣麻煩,真是太抱歉了。’我滿意地離開了那家百貨公司,一星期後,那套衣服沒再出現任何毛病,我對那家公司的信心也逐漸恢複了。”那位先生不愧是公司經理,而那些店員恐怕隻能做一輩子店員,或者讓他們去包裝部,永遠別和顧客見麵。

    最強硬的挑剔者和批評者,在懷有忍耐、同情的聆聽者麵前,態度往往就會軟化下來!這位聆聽者必須沉著冷靜,必須能在挑剔者宛如毒蛇般張大的嘴巴麵前安靜地聆聽。

    有這樣一個例子:紐約電話公司幾年前曾遇上一位凶狠而又蠻不講理的顧客,他常用最刻薄話責罵接線員。他甚至說電話公司的賬單有假,他拒絕付款。同時還要向公眾服務委員會申訴,這是個多次對電話公司提起訴訟的顧客。

    公司最後派了位經驗豐富的“調解員”,去拜訪這位客人。這位“調解員”去後,隻是靜靜聽這位老先生發泄他滿肚子的牢騷,並簡短地回答“是!是!”,並對他的委屈表示同情。

    這位“調解員”在我們班上講述當時的情形說:“我安靜地聽他抱怨了大約3個小時,後來我又去聽他沒發完的牢騷。這樣的訪問前後進行了4次。第4次訪問時,我成為他創立的“電話用戶保障會”的基本會員,直到現在我還是這組織裏的會員,但據我所知,除了他本人,我是世界上唯一的會員。

    在這次訪問中,我繼續用同情的態度耐心傾聽著他的每一項理由。據他表示,電話公司從沒有人這樣跟他說過話,而他對我的態度也逐漸地友好起來。在前3次,我從沒有提起過我來的目的,在最後第4次時,我結束了整件案子。他也付清了所有款項,這是他對電話公司的多次訴訟中第一次撤消的申訴。”

    表麵上看來,這位先生是在為社會公義、為保障公眾的權益而戰的。可事實上他所要的是自重感,他通過挑剔抱怨來獲得自重感。當他從調解員身上得到這份自重感時,他也不必再提那些並不真實的委屈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