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呢?那些孩子表麵服從了,但心裏卻充滿了怨恨。等我騎馬過了那座山,他們很可能又重新點火,甚至還想燒光整個公園。

    時間長了,我知道了更多為人處世的知識,說話也不再那麽直接,更學會從別人的立場看待問題。於是,我不再下命令,當我麵對生火的孩子,我會說:“孩子們,玩得高興嗎?你們想做什麽晚餐?……小時候我也很喜歡生火——現在也還喜歡。但你們知道嗎,在公園內生火很危險的?我知道你們一定很小心;但別人就不同。他們看到你們生火,他們也生火,而離開時又不把火熄滅,結果火就會蔓延起來,把公園都燒掉了。如果我們不多加小心,這裏以後可能連一棵樹都沒有了。再說生火的人可能會被關進監牢去。我不想說太多讓你們掃興。看到你們玩的開心,我也很高興,但請你們立刻把撥開火堆旁邊的枯葉,還有在走之前,一定要用很多泥土,把火埋起來,你們願意嗎?如果你們下次還想玩火,就請你們去山那邊的沙坑裏生火?在那兒就不會有任何危險……謝謝你們了,孩子們。祝你們玩得愉快。”

    這種說法效果不錯!孩子們很樂於願意合作。既不覺得勉強,也不怨恨。因為沒有人命令他們。他們保住了麵子,因此能接受我的建議,我也會覺得滿意。因為在處理此事時,我事先考慮了他們的感受。

    當出現嚴重的個人問題時,從別人的角度看問題,也可以減緩緊張。居住在澳洲南威爾斯的伊麗莎白-諾瓦克,她買汽車的分期付款時限已經超過了6個星期,但她仍沒有錢。“星期五,”她說,“一名負責我分期付款帳戶的男子打電話來,不客氣地說,如果我在星期一早晨我繳不出122塊錢的話,他們將采取下一步行動。整個周末我都沒籌到錢,因此他在周一早上又打來了電話,這次幾乎全是難聽話了。但我從他的角度來看這個問題,因此並不生氣,反而真誠為給他帶了很多麻煩而感到抱歉,因為這不是我第一次拖欠付款,所以我說我一定是最令人討厭的顧客。他立刻改變了說話的語氣,並舉了幾個例子,證明我根本不是令他頭疼的顧客。很多其他的顧客有時候很不講理,有的還常常撒謊,更有很多對他避之不見的,我默默地聽他傾吐內心的不快。然後不用我開口,他就說即使我付不出所有的欠款也。隻要能在月底先付給他20元,然後在我方便時再把剩餘的欠款付了,就沒什麽問題。”

    明天,當你請求別人熄滅火,或向他推銷商品,或請他捐給紅十字50元前時,何不先停下來,閉上眼睛想想站在他的位置你會怎麽做怎麽說呢?自問一下:“他為什麽要這麽做?”雖然我需要花費不少時間;但卻能讓你得到朋友,減少摩擦和矛盾。

    “在和某人見麵前,我寧願在他辦公室的過道裏走兩個小時,”哈佛大學商學院的院長唐哈姆說,“而不願在不了解他、不知道該說什麽時,貿然走進他的辦公室,我必須了解他的興趣及動機,並以此為根據對他的問題有一個大致的答複。”

    這是一段非常重要的話,為了強調它的重要,我再重複一次:“在和某人見麵前,我寧願在他辦公室的過道裏走兩個小時,而不願在不了解他、不知道該說什麽時,貿然走進他的辦公室,我必須了解他的興趣及動機,並以此為根據對他的問題有一個大致的答複。”

    如果你讀完本書,隻學到一件事——經常從別人的角度思考問題,從自己和別人這兩個角度來觀察事物——如果你從這本書裏隻學到這一點,就足夠打開你生命中新的一頁了。

    因此,完善處理人際關係的第五條原則就是:真誠地從他人的角度看待問題。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