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我說,‘假如你在銀行一直把錢存到你去世,難道你不想讓銀行把這筆錢移轉給你有繼承權的親友嗎?’

    “‘是的,當然想,’他回答。

    “‘難道你不認為,’我繼續說,‘告訴我們你最親近的親屬名字,在萬一你去世時,讓我們就正確而迅速地實現你的願望是個好辦法嗎?’

    “他又說,‘是的。’

    “那位年輕人改變了態度——他知道所提供的這些資料是為了自己,而不是為了銀行。他不僅告訴了我所有他自己的資料,還在我的建議下,開了一個指定他母親為受益人的信托戶頭,並很樂意地回答了所有他母親的資料。

    “我發現在他開始不斷說‘是’時,他已經完全忘記了我們爭執的問題,而很樂意地聽從了我的建議。”

    西屋公司的的推銷員約瑟夫-愛裏森說“在我負責的區域,我們公司極想把東西賣給一個人。我的前任與他談了十年,卻沒有一點結果。我接收該區域後,連續找了他三年,也沒能拿到他的訂單。最後,經曆了13年拜訪和交流,他終於向我們買了幾部發動機。我想如果這些發動機沒有毛病,他可能會向我們訂購幾百部發動機。這也是我希望的。

    “有毛病嗎?我很清楚這幾部發動機不可能有毛病的。因此三個星期後,我興致勃勃地又去見他。

    “但我並沒有高興太久,那位總工程師的話撲滅了我的興奮他說:‘愛立森,我不會在向你買發動機了。’

    “‘我大吃一驚,急忙問:‘為什麽’

    “‘你的發動機太熱。我都不能把手放上去。’

    “我知道跟與他辯論沒用。那種方法我用過太久了。所以我想起了獲得‘是,是’的方法。

    “我說:‘嗯,史密斯先生,我很同意你的看法。你確實不能買那種太熱的發動機,你所要的發動機的熱度絕對不該超過全國電器製造協會製定的標準,對嗎?’

    “‘是的’他表示同意。我已經贏得了他的第一個‘是’。

    “‘電器製造協會規定,設計合理的發動機可以高出室內溫度華氏72°。對吧?’

    “‘對,’他再次同意。‘沒錯,不過你的發動機比那溫度高多了。’

    “我沒有分辯。隻繼續問:‘您的廠房溫度多高?’

    “‘啊,’他說,‘大概是華氏75°。’

    “我回答,‘廠房的75°加上72°,一共是華氏147°。如果您把手放在華氏147°的熱水龍頭下,您覺得燙手嗎?’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