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8)子犯:春秋末年晉國人。夫差:春秋末年吳國君主,曾擊敗越王勾踐,後勾踐臥薪嚐膽,複仇滅吳。

    (229)石鼎:陶製的烹茶用具。龍頭:石鼎上有龍頭形的裝飾。

    (230)雁翅:古箏上的琴碼。

    (231)莫辨名倫,死矣野哉悲季路:季路(子路)是孔子的學生,他雖為人粗野,但明辨是非倫理,他因堅持正義而死於衛國內亂,孔子非常傷心。

    (232)不由徑竇,生乎愚也有高柴:高柴也是孔子的學生,與子路同遇衛國內亂。他勸說子路無果,隻能自己逃走。不沿路徑而行,有些愚鈍的高柴反而活了下來。徑竇,小路。由,沿著。

    (233)冠:帽子。履(lǚ):鞋子。

    (234)雞人:宮廷中負責打更報時的官員。虎旅:驍勇善戰的軍隊。

    (235)六市、三階:泛指街市。

    (236)陳俎(zǔ)豆:孔子幼時常陳列禮器,模仿大人行禮。俎、豆,均為古代祭祀時盛放祭品的禮器。

    (237)戲堆埋:取自孟母三遷這個典故,孟子幼時住在墓地附近,常模仿堆墳埋葬死人。

    (238)皎皎、皚皚(ái):潔白的樣子。

    (239)越絕:記載春秋末期吳越爭霸的書。

    (240)齊諧:記載神怪故事的書。

    (241)三徑蕭疏,彭澤高風怡五柳:陶淵明放棄彭澤縣令的官位而歸隱家園,隱居之地蕭瑟冷清,他在門前栽種五株柳樹,怡然自得。三徑,見六魚其三注釋(第49頁)。

    (242)六朝華貴,琅琊佳氣毓三槐:琅琊王氏家族,曆經六朝屢任高官,祥瑞之氣一直延續到宋朝。琅琊,地名,位於今山東省臨沂市。三槐,原指古代朝外種植的三棵槐樹,三公覲見天子時麵向三槐,三槐又代指三公,至宋代代指王氏。

    (243)漏箭:漏壺的指針,用以計時。更牌:夜間報更的竹牌。

    (244)慷慨:豪爽大方。詼諧:風趣幽默。

    (245)簌:形容風吹葉子等聲音。

    (246)篩:灑落。

    (247)攜囊佳韻隨時貯:見前注,四支其四(第33頁)。

    (248)荷鍤(chā)沉酣到處埋:晉人劉伶嗜酒,出門命隨從扛著鐵鍬,如果他暢飲醉死,就讓隨從埋了他。鍤,一種挖土的工具。

    (249)巒:山峰。切:契合。歸懷:思鄉之情。

    (250)楠(nán)、梓(zǐ)、檜(guì)、楷(jiē):均為樹木名。

    (251)玉陛:皇宮的台階。瑤階:玉石砌成的台階。

    (252)虎兕(sì):老虎與犀牛,比喻凶殘的人。

    (253)馬融堂上帳:東漢學者馬融不拘禮節,常坐在高堂之上,帷帳低垂,堂前給學生講課,堂後女樂列隊。

    (254)羊侃水中齋:南朝梁名將羊侃曾命人在船上建造水齋,設宴取樂。

    (255)北麵黌(hóng)宮宜釋菜:在學校拜師學藝,應行入學禮。北麵,古時弟子拜師需要向北行禮。黌宮,學校。釋菜,古代入學時祭祀先聖先師的一種典禮。

    (256)東巡岱畤(zhì)定燔柴:皇帝東巡泰山時一定會燒柴以祭天地。畤:古代祭天地的場所。

    (257)大手:高手。長才:有優異才能的人。

    (258)閬(làng)苑、蓬萊:傳說中的仙境。

    (259)七政:指天、地、人、春、夏、秋、冬七個方麵的政事。三台:漢代對尚書、禦史、謁者的總稱。尚書為中台,禦史為憲台,謁者為外台,合稱三台。

    (260)青龍壺老杖:相傳東漢有位神仙名壺公,可以匿身在水壺中。他將竹杖贈給前來修煉仙術的一位學生。這位學生騎杖飛回家,按囑咐將竹杖投入水中,結果竹杖化為一條青龍。

    (261)白燕玉人釵:漢武帝將神女贈他的一雙玉釵賜給寵妃趙婕妤,到漢昭帝時,這雙玉釵變成一雙白燕飛走了。

    (262)玉橘冰桃,王母幾因求道降:相傳漢武帝多次訪仙求道,天神西王母感念於此,贈他玉橘、仙桃等物。

    (263)蓮舟藜杖,真人原為讀書來:西漢學者劉向夜間獨坐校書,忽見一位拄著青藜杖的老人現身,與他談論天地開辟以前的事情。劉向問老人姓名,老人說他是天帝派來的太乙真人。

    (264)庶:人口眾多。康:安康。矣、哉:語氣助詞,表示感慨。

    (265)馬肝:古人認為馬肝有毒,不可食用。雞肋:雞肋骨的肉不好吃,但丟掉又覺可惜。

    (266)佳興:雅致的興趣。適:到。

    (267)好懷:好興致。開:開啟。

    (2681)鳷(zhī)鵲觀:漢代宮觀。鵲:一種叫聲響亮的黑鳥。

    (268)淑氣:溫和之氣。

    (269)唳(lì):鳴叫。

    (270)忠:忠誠。信:誠信。

    (271)博:廣博。該:完備。

    (272)忖度( duó):考慮。

    (273)蛩(qióng):蟋蟀。古人認為蟋蟀叫聲淒清。

    (274)金花報:科舉考試中榜者的示帖。

    (275)斝(jiǎ):古代青銅製作的一種口圓、有三足的酒器。

    (276)石磴(dèng):石階。

    (277)綠柳沿堤,皆因蘇子來時種:據說蘇軾在杭州任官時在西湖開浚築堤,並沿堤種植桃樹、柳樹,人稱“蘇公堤”。

    (278)碧桃滿觀(guàn),盡是劉郎去後栽:據說玄都觀裏的千株桃樹是劉禹錫離去以後栽種的。

    (279)麟(lín):麒麟,古代神獸。

    (280)蘿月叟:在藤蘿盤繞的山路上行走的月下老人。

    (281)葛天民:葛天氏時代的老百姓。葛天氏,傳說中遠古時代的帝王。

    (282)金埒(liè)馬:名貴的馬。金埒:用錢幣築成的圍牆。

    (283)塞鴻:塞外的鴻雁。

    (284)礪:磨刀石。

    (285)揚塵:揚起塵土。

    (286)勾丁:征兵。補甲:補充兵員。

    (287)赴卯:古代官員卯時上班。同寅:同僚。

    (288)折桂客:古代以“折桂”喻指考試中榜。

    (289)簪花人:古代考中進士的考生會將朝廷賞賜的花插在帽上。

    (290)四皓:西漢時居住在商山的四位隱士,曾輔佐當朝太子劉盈。三仁:商朝末年的三位賢臣,曾勸阻紂王的殘暴行為。

    (291)王喬雲外舄(xì):東漢縣令王喬善於神術,每次朝見皇帝都來去迅速,皇帝覺得怪異便命人察訪,發現總有一對鳧雁隨王喬前來,於是命人用網捕了這對鳧雁,結果網內的鳧雁卻變成了一雙官鞋。舄,鞋。

    (292)郭泰雨中巾:東漢名士郭泰散步散時遇雨,頭巾被淋濕垂下一角,看上去非常美觀。人們以為是他刻意為之,便爭相模仿。

    (293)三益:孟子認為益友包括正直的人、誠實的人、見多識廣的人。

    (294)五倫:古代指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這五種人倫關係。

    (295)文教南宣,武帝平蠻開百越:漢武帝平定蠻族,開拓百越之地並將文明教化推廣到南方。百越,古時居南方各地越族的總稱。

    (296)義旗西指,韓侯扶漢卷三秦:韓信是漢高祖劉邦手下的名將,他勸說劉邦攻打三秦,以此為優勢滅項羽奪天下。三秦,關中地區(今陝西省)。

    (297)申、午:古代曆法中計時的刻度。

    (298)侃:說話理直氣壯。訚(yín):說話有理、和悅。

    (299)阿魏、茵陳:均為中藥名。

    (300)楚蘭:楚地的蘭花。湘芷(zhǐ):湘江的芷草。

    (301)筠(yún):竹子。

    (302)馥馥(fù):香氣濃鬱。

    (303)蓁蓁(zhēn):茂盛的樣子。

    (304)曹公:曹操。

    (305)南阮才郎羞北富:晉代的阮鹹與阮籍同負盛名但家貧,住在路南。其他阮姓氏族住在路北,家境富裕。

    (306)東鄰醜女效西顰(pín):春秋越國美女西施因患心病而捧心皺眉,東鄰醜女東施覺得此舉十分美麗,於是模仿西施捧心皺眉,卻更顯醜陋。比喻盲目模仿他人。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