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提壺:鵜鶘,擅長捕魚的高大水鳥。

    (161)毛錐:毛筆。

    (162)謝蝴蝶:宋代詩人謝逸曾作蝶詩三百首,被時人稱為“謝蝴蝶”。

    (163)鄭鷓鴣:唐代詩人鄭穀詩作《鷓鴣》,廣為流傳,被時人稱為“鄭鷓鴣”。

    (164)蹈海:跳海自殺。蹈,踏。歸湖:歸隱於太湖。

    (165)麥飯豆麋終創漢:劉秀早年曾在河北戰敗逃難,將軍馮異想法為他找來了豆粥和麥飯才助他渡過難關,後來劉秀創立了東漢王朝。糜,粥。

    (166)蓴羹(g)鱸膾(lú kuài)竟歸吳:西晉張翰在京城做官,見朝政將亂,借思念家鄉的蓴菜羹、鱸魚膾表達思鄉之情。

    (167)羅、綺:優質的絲織品。

    (168)茗:茶。蔬:蔬菜。

    (169)中元:中元節,陰曆七月十五日,舊俗有祭祀亡靈等活動。上巳(sì):上巳節,古時以三月上旬巳日為上巳節,魏晉以後改為三月初三,後也有不按三日而用巳日的,這日主要在河邊洗滌汙垢,祭祀祖先,祛病災晦氣。

    (170)返璧:戰國時秦昭襄王覬覦楚國的和氏璧,便說要用秦國十五座城來換,藺相如奉璧前往。秦王收下玉璧後反悔,不允城池,藺相如用計謀取回和氏璧,完璧歸趙。還珠:合浦郡一處海域盛產珍珠,當地官員貪婪捕蚌,產珍珠的海蚌便都轉移去其他地方。新任縣令嚴禁過度捕撈,產珍珠的蚌就又回來了。

    (171)雲夢澤:古代的大湖,水草豐盛。

    (172)鏡裏青鸞影不孤:有一位國王將捉到的鸞鳥養在金絲籠裏,但鸞鳥三年來從不鳴叫。國王夫人說鸞鳥看到同類就會鳴叫,不如讓它照鏡子試試看。當鸞鳥看到鏡中自己的影像時,突然高聲悲鳴,奮力一飛而死。

    (173)無:表示疑問的語氣詞,相當於“嗎”。

    (174)寶鴨、金鳧(fú):都指鴨形的香爐。

    (175)投壺:上古宴會飲酒時的遊戲,賓客以箭投酒壺,投中多者得勝,少者罰酒。

    (176)覘()合璧:古人看到日月同升便認為是吉兆。覘,觀測。合璧:日月同升。

    (177)頌聯珠:故人認為水、金、火、木、土五行星從高到低排成一線為吉兆。

    (178)提甕:漢人鮑宣家貧,不滿妻子帶來許多的嫁妝,妻子便退回嫁妝,穿粗衣提瓦罐汲水。當壚(lú):賣酒。西漢卓文君羨慕司馬相如的才學,與相如私奔,兩人開一酒店謀生,卓文君賣酒,司馬相如則和雇來的人一起充當酒保。

    (179)歆(xīn)向秘書窺二酉:西漢父子劉歆、劉向負責整理宮廷圖書,因此讀了很多古代秘密藏書。二酉:代指豐富的藏書。

    (180)機雲芳譽動三吳:西晉著名文學家陸機、陸雲兄弟文采出眾,聞名吳地。

    (181)祖餞:古代習俗,出行之前要祭拜路神以求平安。

    (182)荷:肩扛。

    (183)木梜(jiā):筷子。

    (184)苣(jù)藤:芝麻。菖蒲:一種有香氣的水生植物。

    (185)梅花數:古代一種占卜方法。

    (186)竹葉符:道士在竹葉上畫符驅鬼。

    (187)山呼:古代臣民對皇帝的祝頌儀式,口頭高呼“萬歲”。

    (188)兩都班固賦:東漢史學家班固著《兩都賦》。

    (189)八陣孔明圖:一種兵法布陣,傳說為諸葛亮設計。

    (190)田慶紫荊堂下萎:南朝田氏三兄弟分割家產,最後隻剩庭院中一株紫荊樹,三人商議將樹截為三段,第二天在準備截斷紫荊樹的時候卻發現樹已經枯死。三人悔悟,重歸於好,庭中的樹又複活了。

    (191)王裒(póu)青柏墓前枯:西晉人王裒的父

    (192)出塞中郎,羝(dī)有乳時歸漢室:親遭人陷害而死,他在父親墓前悲泣,眼淚滴落在柏樹上,樹都枯死了。漢武帝時期,蘇武奉命出使匈奴卻遭扣留,因不肯投降而被流放到北海(今俄羅斯貝加爾湖)牧羊,單於說“公羊產乳,你才能回國”。

    (193)質秦太子,馬生角日返燕都:傳說戰國時燕國太子丹在秦國做人質,秦王說除非馬生出角,烏鴉白了頭,才準他回國。太子丹仰天長歎,果然馬生出角,烏鴉白了頭,秦王不得不放他回去。

    (194)鸞、鳳:傳說中鳳凰一類的神鳥。

    (195)旄倪(mào ní):老人和小孩。

    (196)頒竹策:皇帝把策書寫在竹簡上頒發給諸侯和臣屬。

    (197)剪桐圭(guī):周成王將梧桐葉剪成圭形送給弟弟,戲稱封他為侯,後來戲言成真。

    (198)柔荑:植物初生的嫩芽,後比喻女子的手細白柔美。

    (199)狡兔能穿三穴隱:狡猾的兔子會挖三個洞穴來藏身。

    (200)鷦鷯(jiāo liáo)權借一枝棲:鷦鷯隻需要一根樹枝棲息。鷦鷯,一種身形短胖、以小蟲為食的小鳥。

    (201)甪(lù)裏先生,策杖垂紳扶少主:甪裏是西漢的隱士,呂後請他與另外三位隱士一塊兒輔佐太子。漢高祖劉邦因此認為太子已經有實力而打消了廢太子的想法。垂紳,躬下身子使衣帶下垂。

    (202)於(yú)陵仲子,辟(lú)織屨賴賢妻:戰國時的隱士陳仲子住在於陵,他拒絕做楚王的國相,便與妻子逃去。他幫人打理農田,妻子紡麻線編織草鞋,二人以此為生。

    (205)泛:漂浮。棲(qī):停歇。

    (206)硨磲(chē qú)對瑪瑙:熱帶海洋中的一種雙殼貝類,常用作裝飾品。

    (207)絳縣老:絳縣老人。

    (208)伯州犁:春秋時晉國大夫伯宗之子,因伯宗被權臣殺害而出逃,後入楚國任太宰。

    (209)測蠡(lí):用葫蘆瓢舀水來估量大海,比喻見識狹小。蠡,葫蘆做成的瓢。燃犀:點燃犀牛角仔細觀察,比喻洞察事物。

    (210)桃李自成蹊:取自“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桃樹李樹不會說話,但香甜的果實吸引人們往來,樹下自然形成一條小路。

    (211)投巫救女西門豹:戰國時一位縣官與巫女勾結,以河伯(黃河水神)娶妻為由每年強選少女投入河中,並搜刮民財。新任縣令西門豹稱河伯托夢給他抱怨少女不美,便設計將巫女、老縣官投入河中,破除愚昧。

    (212)賃浣逢妻百裏奚:春秋時秦國謀士百裏奚在府中設宴,一位洗衣婦請求為眾人演奏音樂,所唱之詞描述了百裏奚落魄時的窮苦生活,百裏奚由此認出她就是與自己失散多年的妻子。

    (213)闕(què)裏門牆,陋巷規模原不陋:孔子的學生顏回認為,陋巷雖然看上去殘破,但因所住的都是有德之人,所以並不簡陋。闕裏,孔子居住的裏巷名。陋巷,狹小的街巷。

    (214)迷樓:傳說為隋煬帝下令建造的宮殿,非常豪華。

    (215)燕、趙、楚、齊:春秋時諸侯國名。

    (216)螮蝀(dì dōng)、霓(ní)虹:都指彩虹。

    (217)工諛病夏畦(qí):正直的人看到善於奉承者的醜態,就像在烈日下務農那樣難以忍受。畦,小塊田地。

    (218)射虎:西漢名將李廣戰功卓著,但從未封侯。有一次在南山射獵,他將草中石頭誤看為虎,一箭射去,箭尾沒入石頭。

    (219)魏明得立為存麑(ní):魏明帝幼時隨父親出獵,為已失去母鹿的小鹿求情,他的仁慈心打動了父親,因此被立為太子。麑,幼鹿。

    (220)按轡徐行,細柳功成勞主敬:西漢將軍周亞夫屯兵以備匈奴,即使皇帝的車馬也不能在軍營中疾馳,而要遵照軍紀勒馬緩行。轡,馬韁繩。細柳,地名,位於今陝西鹹陽市西南。

    (221)聞聲悄臥,臨涇名震止兒啼:唐朝名將郝玭(pín)鎮守邊境,修建臨涇城,匈奴知道後不敢逾越,哭鬧的小孩聽到他的威名也會安靜下來。

    (222)陌:巷道。

    (223)根荄(gāi):植物的根。

    (224)揮麈(zhǔ):揮動麈尾做的拂塵,以示高雅。麈,鹿一類的動物。

    (225)鳳髻(jì):古代的一種發型。

    (226)岫(xiù):山。

    (227)秦淮:秦淮河。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