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時下,每天的電視新聞及報紙都是自殺、傷人、詐騙、偷盜等社會新聞的報導,反映出現代人不懂得處理自身的問題,不知如何正確疏導負麵的情緒,產生諸多壓抑、放棄、自怨自艾、憤世嫉俗的心理,不懂得尊重生命,尊重他人,放縱內心的貪嗔癡毒,依著喜怒哀樂和憂悲苦惱的情緒行事。曾經看過一則網絡故事,覺得很值得生活、情緒緊張的現代人深思。

一天傍晚,一位父親帶著三歲的兒子到公園散步,途中兒子告訴他一句話,父親聽不懂兒子的“童言童語”,因此一而再,再而三的問。父親的反應,惹得小兒子很生氣,索性在路旁大哭起來。

父親心疼兒子,問:“要不要爸爸抱?”

兒子哭著回答:“不要!”說完又開始大叫起來。

“你要叫多久?”

“我要叫好久!”

父親隻好站在一旁,靜靜的看著小兒子大哭大吼。好一陣子,兒子慢慢平靜下來,揉了揉眼睛,就走到父親跟前,抬起頭看著父親說:“我好了。”

父親彎下腰,輕聲問:“那我現在可以抱你了嗎?”

“可以!”

“那我們可以走了嗎?”

“可以!”

故事中這位三歲小孩,在麵對自己不滿、高漲的情緒,都懂得自我調適、處理,而我們呢?是不是也能選擇一些正確、負責任、不傷及他人的方式,耐心地轉化那些讓自己困擾的情緒,慈悲地給自己一些喘息的空間。

佛教的修持法,可作為現代人處理情緒的方法,比如借由禪坐調身調心,將粗獷躁動的心調得柔軟平靜;透過朝山拜佛,調伏傲慢,洗淨心靈塵垢;念佛持咒,止息妄念,使心誌清明。懂得運用方法調節情緒,使妄動雜亂的心意平靜下來,在煩惱的懸崖處,我們自然會明白接下來的路該怎麽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