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勤勞的媳婦,家裏打點的一塵不染,白天忙完家務後,晚上到寺廟裏聽經、念佛,參加宗教的活動。但是婆婆很不喜歡,總是對她晚上不安分的待在家裏,反而跑到寺廟道場去共修,不很諒解。盡管婆婆百般刁難,但實在也挑不出媳婦的毛病,這個勤勞的媳婦還是歡喜到寺廟道場參加共修活動。婆婆為了阻止她到寺廟去,想了一個計策。

媳婦從道場回家的途中,婆婆用一個鬼殼的麵具,套在臉上,躲在黑暗的路上嚇她。媳婦並沒有被鬼怪嚇著,反而生起一份慈悲心,牽著“鬼”的手說:“哎喲!你好可憐喲!怎麽長這個樣子呢?”裝鬼的婆婆看到媳婦毫不動容,嚇得落荒而逃。

婆婆回到家,心裏想,媳婦馬上就要回來了,她趕快要把這張鬼殼的麵具拿下來,可是任她怎麽拉扯動彈不了,這醜陋的麵具好像粘到她的肉裏。媳婦看到婆婆的樣子,馬上明白事情的原委,她安慰婆婆說:“來,不要著急,我來幫你拿。”那種慈祥、溫和、柔美的音聲,終於感動了婆婆。“啊!媳婦我對不起你,我現在才知道佛教信仰的偉大,讓你的心量如此寬容和慈悲,我以後也願意跟你一起去道場修行。”

現在台灣的社會裏,佛教很興隆,各個道場都有許多共修的活動,我想難免夫妻、婆媳、親子等等,對信仰的興趣不一,或是丈夫去參禪,太太在家等候;或是太太去念佛了,先生在家帶孩子;或是公婆看到媳婦老是外出,甚至於兒女看到父母晚上都不在家,難免會有一些意見。

人生除了穿衣吃飯,物質的生活以外,也須要有精神心靈的滿足,借此擴大自己的心靈視野,升華自己的精神世界。所以,家庭裏包容各人的宗教信仰,尊重每一個成員信仰的自由,隻要是向善去惡的信仰,不是斂財騙色的邪門外道,隻要是合於理法的信仰,那麽各人稱各人的教主的名,各人念各人的經,不也是宗教的大融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