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有師兄弟兩個人,師兄不喜好研究佛學,隻是好奇於神通,到處尋找名師學習神通的本領。師弟老老實實在寺廟研究經文,深入佛法。

二十年後,師兄真的學會了神通,呼風喚雨、撒豆成兵,可是這個師弟還是一心讀誦經文,數十年不改初衷。有一天,兩個人在江邊相逢,準備要渡船到江的對岸去。

師兄看到二十年不見的師弟,心裏充滿重逢的歡喜,不禁關心他的近況,問說:“師弟你多年來學習佛法,有些什麽成就嗎?”師弟回答:“我仍舊研讀《華嚴經》、《法華經》等經教,每天早晚以《金剛經》作為我的定課,如此而已。”師兄一聽,歎一口氣,“唉!你真沒出息,每天隻會讀經、念經,又沒能顯義成文,又沒有神通自在。像我得到名師的指點,已有了神通自在。”師兄立刻顯現神通走到的江麵,乘著萬頃波浪,淩波虛渡,如履平地,用神通橫過長江,讓岸上的人看得稀奇不已。而在長江的這一邊,師弟他花了一毛五買一張船票,也到了對岸。

師兄等到師弟到岸,驕慢地說:“你看愚兄剛才一個淩波虛渡,神通價值如何?”師弟回答說:“師兄,你的神通隻不過一張船票的價值,值一毛五分錢呀!”

師兄辛苦二十年飛行過江的神通,師弟隻要花一毛五分就能得到,神通不是嘩眾取寵的雜技表演,修行更不是隻為求得神通的,如智者大師在《釋禪波羅蜜》教育學人,禪者,若無大悲正觀,發心邪僻,終不得與禪波羅蜜法門相應,可見佛法以大悲為根種,以發菩提心為正行,而佛教的六種神通,是行六度萬行所證得的,如同當年的悉達多太子成道之際,他對著魔王說,盡大地的每一寸微塵沙界,無不是他因地修行喜舍頭目骨髓之處,因此悉達多才成就萬德莊嚴的佛陀。

神通,對一個煩惱未斷的人反而不是幸福的事,試想,你有了天耳通,聽到旁邊的人在說你的壞話,你怎麽能自在呢?你有了他心通,知道人家心裏麵對你不以為然,你怎麽能自在呢?你有了宿命通,知道自己和親人什麽時候會死,你有辦法自在嗎?所以擁有神通未必能自由自在,不如得到內心的慈悲智慧的財寶,對於佛法有正確的見聞,如《般若心經》所言,照見五蘊皆空,自然能度一切苦厄,在諸行幻化的世間,能空有自在,垢淨自在,尋得一個不生不滅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