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懷代表的是一種高尚的心境,是一個人情趣和胸懷的總體表現,是精神層麵的東西。說到底,情懷與真善美的品質直接相關。從上麵的對話中,我們至少可以感覺到羅永浩身上所具備的五個方麵的美好品德:

    其一,他在對待是否開除消極怠工或者業績很差的員工這件事情上傷腦筋——按照他的話來說,居然“不比做手機輕鬆”,這其實體現的是上麵提到過的他的善良品質。一個隻有始終心懷善意的人,在不得不做出一些自己看來對別人不利的事情時,才會心有不忍,才會思慮重重,才會裹足不前。莎士比亞說,一顆好心抵得過黃金;羅曼·羅蘭說,人間最美的音樂是善良;我國古代大儒曾子也說過,人而好善,福雖未至,禍其遠矣。可見,善良對於塑造人的性格和形象起著很重要的作用。

    其二,他對自我的認識比較深刻,對自己的缺點和不足也能夠很真誠地表述出來,這一點其實非常不容易。俗話說“人活臉,樹活皮”,因此大多數人,尤其是總出現在公眾場合的明星式人物,維護自己的完美形象是情理之中的事情。羅永浩作為很多人熟知的公眾人物,能夠坦率而心無顧忌地說出自己的“毛病”,極其難得。

    其三,他雖然說自己有時候會對員工發火、摔東西,但從他提到員工時的很多話語中,我們能夠確切感受到他發自內心地將公司員工當作自家人的那種平等觀念。為什麽這體現了平等的觀念?我們知道,有很多企業老板在提到自己的公司和公司所做的事情時,總喜歡用“我的……”,甚至在內部會議上,麵對諸多公司同事依然如此。這樣的用語和說話方式不是不對,而是很容易會給員工帶來被排斥的感覺,本質上體現的是說話人心理上擁有一定的優越感,骨子裏就認為員工是自己和自己公司的附屬而非公司的重要組成部分。但作為老板的羅永浩,能夠心態平衡地將自己和員工都當作公司的一分子,也就是他下意識所認為的——“你們是自己人”。

    其四,羅永浩向來以“彪悍”示人,又有一定的完美主義性格,所以對很多事情都比較苛刻,但當他了解到自家公司與其他公司在一些方麵的真實對比後,立馬對自己過去對待下屬和員工的嚴苛與“逼迫”產生了內疚感,而且直接向采訪者表達出了自己“特別難受”的心理情緒。這不僅僅是單純的或善良或真誠或懂得自省或直率就能夠解釋清楚的事情,它是一種綜合情緒的外在表現,折射的是合乎情理的人生觀與價值觀,是濃濃的情懷。

    此外,在關於產品方麵,羅永浩提到了這樣的事:“有老同事也問過我,我們連著三款沒成,如果第四款再出事怎麽辦?我說,很簡單啊,埋頭做好第五款。我的投資者有時候會說,他們想象不了老羅精神垮了是什麽樣子。我也想象不了我精神垮了是什麽樣子,我覺得,從心理承受能力上,我這個人是不可能垮的。”

    關於粉絲,羅永浩說:“我覺得我感情上虧欠他們。過去當我作為一個個體存在的時候,我基本上是百無禁忌、無堅不摧的,我擅長爭辯,同時三觀很正,所以過去支持我的人,多年以來,主要的感覺是理直氣壯的暢快、爽。我做企業這些年,走得很艱苦,而且為了對機構負責任,言行有了很多顧忌。所以,支持我的人常常體會到的是同情和難過,這讓我格外過意不去。我希望在我所從事的新事業上,三觀依然端正的同時,可以不斷取得勝利,讓支持我們的人繼續感到暢快,但很慚愧這些我還沒有做到。”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