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原因就是我們已經不能正確地認識自己。取得一定成績的時候,不能正確地認識自己,不能正確地評估自己和自己團隊的能力,狂妄自大。因為成功是一個包袱,所以中國的古話這麽說——失敗是成功之母,這個是對的。失敗了之後,你總結的教訓往往是真實的,往往是有意義的,往往是讓你提高的……

    史玉柱在企業家裏是個奇跡,曾一手多次成就了巨大的成功,也曾遭遇過無法想象的失敗。作為社會名流,能夠在公開場合將自己曾經的挫折與導致挫折的個人不足原原本本說出來,既需要不計較麵子的勇氣支撐,也需要在自我認識層麵有較強的細致剖析能力。正因為他能夠在失敗時有勇氣直麵挫折,並進行認真而深刻的自省,所以他也就有了重新起步的可能,更因吸取教訓不再犯同樣的錯誤而有機會再次成功。

    從無比耀眼的高處一下子跌落至普通大眾堆裏,那種失落感可想而知,那種由於失落和喪氣而可能導致的悲觀與消極心態也必然在短期內難以擺脫。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人因遭受了很大失敗與挫折而一蹶不振,從此消極對待人生。如果史玉柱不是一個敢於麵對失敗的人,他便不可能有能力自我反省,更不可能有眼界突破曾經的自我局限,去親自驗證“失敗是成功之母”這一至理名言。史玉柱能夠取得接二連三的成功,不能不說以健康正確的心態來對待挫折在其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孔子的弟子曾子有句名言:“吾日三省吾身。”他所說的“三省”有具體指向: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我們完全可以“斷章取義”,結合自身實際情況,隻從“三省吾身”切入,不時對自己的所作所為,特別是那些由我們自己製造的阻礙自身發展的缺點與不足,做出判斷、梳理、分析和總結,進而找到精準的解決辦法或者改變方式,以便在未來的前行和發展道路上能夠吃一塹長一智,不再犯同樣的失誤甚至錯誤,這便是自我反省的過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