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肇星:誰說的?!她會的很多東西,我都不會。她蒙古語說得很好,歌也唱得好,乒乓球也打得好。

    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每個人都遇到過這樣的情況:當有人提出某個問題時,要麽因不便於回答,要麽因不知道該如何回答,從而難以張口,出現很尷尬的局麵。

    我們通過新聞媒體或者各種記者見麵會,也看到過另一種情況:一些公眾人物,特別是外交人士或者法律界人士,在答記者問時,麵對不好回答的問題,總喜歡用一個成語——“無可奉告”。

    無可奉告,意味著對方所提的問題不好回答,是一種較有禮貌的拒絕給出答案的應答方法,在非常正式的場合使用還算得體。但是在不太正式的場合或者日常生活中,如果用“無可奉告”來應付不想回答的問題,就會顯得比較生硬,也會對社交氛圍造成很大影響。

    因此,在日常與人交流時,當你真正遇到“無可奉告”的情況時,到底該如何巧妙應對,才能使聽話人更感舒服,使社交氛圍不至於尷尬,這就是一門學問。

    在世界外交史上,出現過很多優秀的外交家,因為工作性質,曾無數次碰到過各種難以回答甚至“不懷好意”的問題,但大多數情況下,他們即便不能或不好直接給出答案,也都能夠回答得比較圓滿,不光不會使提問者產生被敷衍和冷落的感覺,聽眾還能通過他們的巧妙回答,感受到他們身上存在的優點或閃光點。那些巧妙的應答話語,體現了他們高超的社交藝術和處世智慧。

    我國前外交部長李肇星就是一位優秀的外交家,他曾多次麵對媒體提問,遇到不便直接回答的問題時,總能以非常巧妙的方式應對,不僅不會給雙方帶來尷尬的感覺,而且能為整個社交場合增添不少輕鬆與歡樂。

    2013年,早已從外交崗位上退休的李肇星參加完會議後走出人民大會堂時,遇到了圍觀采訪的記者。年過古稀的李肇星雖然看上去頭發已經花白,但笑聲爽朗,說話語速仍然較快,大腦反應速度更是非常人所能及。

    當時,李肇星正與其他人聊天,有一位記者上前提問:“您對新任人大發言人傅瑩有什麽評價?”這樣的問題說難不難,說容易其實也不好回答。作為前輩發言人,李肇星如果直接就記者的問題正麵回答的話,無論怎麽說都會顯得不合時宜,畢竟他已經將接力棒交給了傅瑩,其實是不便於做評價的。於是,李肇星馬上應道:“她和你一樣,都是非常可愛的年輕姑娘。”在場的很多人都被李肇星的幽默和敏捷引得開懷大笑。記者又問:“您覺得自己跟傅瑩有什麽不同?”李肇星微笑著回答:“人家是漂亮女孩兒,我是老頭子了,那能一樣嗎?”

    誰都明白,記者想了解的“評價”是針對“發言人”這一角色提出來的,但是李肇星巧妙地將答案換到了另一個角度。在記者追問時,他仍然將答案轉換到另一角度上,回答得非常漂亮,非常睿智。

    緊接著,記者又問道:“傅瑩說,她有您這樣的前任,壓力很大!”李肇星馬上“反駁”說:“誰說的?!她會的很多東西,我都不會。她蒙古語說得很好,歌也唱得好,乒乓球也打得好。”稍微停頓了一下後,他接著說,“傅瑩很有經驗,做過外交部發言人,年輕的時候我們是戰友。”記者繼續問:“您對她有什麽希望?”李肇星說:“希望你們跟發言人好好合作!”

    記者所提的好幾個問題,都集中在一個主題上,那便是“老發言人”對“新發言人”的看法。從記者的角度來說,如果能夠從前任口中得到對接任者的評價,那是很重要也很能引發巨大關注度的信息,但對李肇星來講,直接評價接任者並不是很好的做法,而麵對記者的提問又不能不回答,所以他在很短的時間內做了很能體現智慧的巧妙應對,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