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管理團隊的時候,許多管理者都意識到了這樣一個問題:管理並非萬能的,內部成員並非總是按照規定做事。當內部管理有所鬆懈的時候,執行者們經常會表現出一些不受約束的消極表現,即便是加強了管理,有時候效果也不盡如人意。

    在現代的管理方式中,自我管理成為一個重要課題。在團隊中,員工在接受管理者的管理和引導時,更需要進行自我管理,而這種自我管理最基本的一項內容就是自覺和自律。大腦符合用進廢退的道理,某個區域使用越頻繁就會變得越強大,如果人們總是不斷督促自己要認真執行任務,那麽人們的責任感會越來越強,工作效率會越來越高;如果人們經常拖延,或者對上司指派的任務不以為然,那麽也會變得越來越低效。自律意識比較強的人,通常會約束自己的行為,按照事前的計劃和規定做事,不會輕易受到外在環境的影響和幹擾。也正是因為如此,自律成了執行者必備的重要素質之一,因為達成目標及保持動機水平的一個要求就是自律,而從執行的角度來說,自律就是要求係統地、持續地朝著目標努力,直到完成目標的態度。

    真正意義上的自律,必須給自己劃分一個明確而嚴格的界限,即在規定時間內做規定的事。不過很多時候執行者缺乏這樣的意識,無法做到按照規定做事,而作為團隊或者企業維持正常運轉的關鍵要素,自律意識的缺乏會導致整個團隊的執行出現問題。執行者對於團隊內部的規章製度和管理者的指令置若罔聞,會在執行過程中表現得三心二意,甚至故意違背相關規定。這個時候就需要管理者提供相應的幫助,就需要管理者想方設法培養和提升執行者的自律能力。

    為了培養自律的能力,團隊管理者首先需要想辦法強化製度管理。這裏所說的製度管理,不僅要告訴團隊成員應該做什麽、應該怎麽做,還需要明確由此帶來的影響——沒有按照規定做事將會麵臨什麽懲罰,按照規定執行將會獲得何種獎勵。

    比如,公司通常會規定上下班的時間,對於出勤率高的人,公司會在每個月給予一筆獎金來獎勵他們,而對於那些經常遲到早退,或者無故缺席工作的員工,則要扣除部分獎金,甚至取消獎金發放。通過完善的強有力的製度約束,整個公司的人更容易遵守規定,即便有時候產生一些懈怠心理,也會進行自我控製。

    其次,自律源於自我認知,想要培養團隊成員的自律意識,就要引導執行者對自己產生全方位的認知。比如,管理者可以鼓勵執行者了解自己的角色,這種了解包括:我是誰?我在團隊中主要擔任什麽職務?我要在工作中完成什麽目標?我最大的願望是什麽?團隊對我的工作有什麽期待?隻有主動去了解這些,執行者才能夠找到更為明確的方向,才能夠明確工作的一些界限。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