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佛陀和阿難入城乞食,看見一群孩童在路旁嬉戲。他們在辦家家酒,聚集沙土,建造房屋和倉庫,並把土當作米,儲藏在沙土所造的倉庫裏。

有一個小孩看見佛陀,天真地捧著沙土做的米,供養給佛陀,佛陀微笑地接受了。阿難很感困惑,為什麽佛陀要接受這把沙土?

回去之後,阿難合掌恭敬問佛:「佛陀,這小孩布施那麽一點沙土,有什麽功德呢?為什麽你要接受那把沙土呢?」

「阿難,你忘了嗎?佛法從來不計事相的美醜貴賤,而在於發心的真偽,那小孩以無染的心,發無分別心、行大布施,不可輕視!小孩供養泥土的功德,於我涅盤後一百年間,將成為大國的國王,那小孩將名為「阿育」,剛才他身邊的小孩,都將成為他的侍臣擁護他。那小孩將在人間興隆三寶,廣建八萬四千塔,令已信者增進善根,未信者有得度之因緣。」

《大智度論》談布施分為三種:除了財物的布施(財布施)外,還包括信心的給予(無畏布施)和佛法的傳揚(法布施)。

一、財布施:以財物救濟急病貧苦的人,令眾生能夠生存。

二、無畏布施:由於自己奉行淨戒、忍辱無害,即使有冤家也不報仇,慈愛一切有情,令不生怖畏恐懼。以無限的慈悲,不顧慮自己的安危解除別人的怖畏,令眾生正信佛法。

三、法布施:講說正法,令人修善斷惡,令眾生開悟覺性。由於精進故,於諸善事心不懈退;由禪定故,如淨鑒止水,知眾生心;由智慧故,能事理無礙,不顛倒而說法。

《金剛經》所談的無相布施,可說是入乎三布施,出乎三布施,而高乎三布施。

「複次,須菩提!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須菩提!於意雲何?東方虛空可思量不?」

「不也,世尊!」

「須菩提!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可思量否?」

「不也,世尊!」

「須菩提!菩薩無住相布施,福德亦複如是不可思量。須菩提!菩薩但應如所教住。」

《金剛經》強調無相布施,人間行者的布施應該效法佛陀,不住法布施、不住相布施,沒有四相(我、人、眾生、壽者)的執著,也沒有六塵(色、聲、香、味、觸、法)的執著,無相布施的功德是無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