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阿含經》裏有個吹法螺的故事,可以用來比喻因緣和合的關係。

    很久以前,有個村落裏的人從沒有聽過吹法螺的聲音。有一天,一個善於吹法螺的年輕人,來到這個村落拿起法螺吹了三聲,然後把法螺放在地上,村莊裏的男男女女聽到這聲音,都十分驚奇,紛紛跑來問這個年輕人:「你吹的是什麽聲音,怎麽如此婉轉悅耳啊?」年輕人指著法螺回答:「是這個東西發出聲音。」村民們用手碰觸法螺說「喂!你可以再發出聲音來嗎?」法螺卻默然不響。

    年輕人再拿起法螺,又吹了三聲。村民們才恍然大悟:「優美悅耳的聲音,並非是法螺的力量,必須要有手、嘴、氣彼此合作,法螺才能發出聲音!」

    管理的最高境界是心的管理。佛光山以人間佛教的信念凝聚眾人,僧團教團的成長,是每個人「發心」慈悲、奉獻自己的心力,集體創作而成,不是任何一個個人的力量能單獨完成。因為人間佛教的信念,就是利益眾生,歡喜無悔,所以不管再怎麽辛苦,都心甘情願。

    以用錢來說,人人都知道「十方來,十方去」,了解分毫都來自眾生的布施,所以要善加運用,活動或項目,往往能低於預算完成。再例如人力資源,在共同的理念目標下,隻要對大眾有益,就能「發心」,心甘情願投入心力,這一點恐怕是許多的民間企業都很難做到,而這就是無我度生。

    一般人看《金剛經》,從頭到尾都沒有提到「發心」二字,但是經雲「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盤而滅度之!」要發心度化那麽多眾生,不是給眾生吃飯、穿衣就有功德,而是讓眾生能夠解脫,所以說「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佛陀不以為眾生是他能度的,因為,眾生本來就是佛,佛陀隻是依因緣度化,佛陀不居功德、不住功德,這就是「發心」,而且是發廣大心、發無對待心、發無顛倒心、發平等心,真是無限的大心!

    十七歲時,我染患瘧疾,乍冷乍熱,極為難受。當時在叢林參學的人,都抱定把色身托付給護法龍天的決心,即使得了疾病,也從未聽過有人請假休息。我拖著虛弱的病體隨眾作息,直至全身虛脫倒臥在床上。大約一個月後,家師誌開上人遣人送來半碗鹹菜,我捧著那碗鹹菜,感動得涕泗縱橫,感謝師父如此愛護弟子。於是,我立下誓願:「在有生之年,我一定要將全副身心奉獻給佛教,以報答師恩。」不久,我的病就痊愈了。

    這一輩子,為了普及佛教,我不曾放棄向自己革命,因緣不具足的時候,我不會隻是枯坐等待因緣,有時,要有能力變通,組合各方力量,創造動力,發揮影響力。佛陀不是向外革別人的命,而是向內革自己的命,我一直願意學習佛陀向內革命的精神,改變自己的觀念、滅除習氣,不斷更新。

    人要做海綿,不停學習吸收;不要做塑料袋,滴水不透。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