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上,士農工商當中,以經商務農者為多。生活裏,每個人每日的必需品,也以農產、商品為主。但是我們經常聽到一些商場人士怨歎“生意不好”,如果是普遍性的經濟不景氣所致,這是社會問題;如果隻是少數幾家生意不好,這就需要自我檢討了。

所謂生意不好,就是供需之間出了問題,需要商品的人少了。但是一般來說,隻要物美價廉,生活必需品是必定不能少的,為什麽上門購物的人少了呢?這就有待供應者自我檢討了。

為什麽會生意不好?以下試著代尋答案:

一、產品不佳:消費者以同樣的價錢,購買二等甚至三等的商品,他當然不肯上當,自然不會上門采購了。

二、價格不公:同樣的產品,有時價格相差一二元,雖然差距不大,但為數多了,也相當可觀。購買者不傻,左算右算,所謂“貨比三家不吃虧”,他當然要到便宜的商家去購買了。

三、包裝不良:有的商家為了節省包裝費,商品沒有妥善包裝,購買者看了不喜歡,自然不會生起購買之心,所以日本的商品很重視包裝,不是沒有道理的。

四、信譽不彰:為商之道,最重要的是建立商品的信譽。所謂“貨真價實”、“童叟無欺”,這是放諸四海而皆準的經商之道。可是有些商家貪圖小便宜,沒有樹立信譽,久而久之信譽不好,顧客自然不會上門。

五、宣傳不夠:任何產品的特點、優點,要讓顧客知道,否則產品就算再優良,消費者不了解,也不能相應,所以一般工商界都有百分之二十的宣傳費。例如,老牌的萬金油、龍角散、五分珠、黑人牙膏、綠油精、枇杷膏等,都是六七十年前的產品,至今消費者購買不衰,尤其廣告不斷。廣告的效果,就是要人牢記,不要遺忘了它。

六、行銷不力:業者或許也想宣傳,但有的不懂行銷方法,有的舍不得花宣傳費,有的甚至連自己都不懂得如何強調產品的優點,所以行銷無方的結果,當然生意不佳。

七、熱情不足:做生意講究“和氣生財”,過去的商人都是麵帶笑容,客氣、親切、熱誠的招呼客人。反觀現在有不少店員,經常板著臉孔,對客人愛理不理的態度,要想生意興隆,此實難矣!

有此一說,兩家豆腐店在同一條街上。其中一家產品很好,但是生意很差;對麵一家產品稍差,但顧客盈門。生意差的一家,百思不解,不知原因何在?經人告知,原來是“你家門口有惡犬”,致使客人不敢上門購買。因此,做生意的人,要處處周全,各方周到;留有惡犬,也不是好事。

總之,生意不好,先要檢討自己,再來要求別人,千萬不能掩飾自己的缺點,不思改進,總覺得是他人不好。須知購買主權操縱在他人之手,由不得自我護短,因此公平交易,此乃通行世界之至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