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為何說布施、設齋沒有功德?

    在禪宗裏有一則公案:當初,達摩祖師從印度來到中國,正是梁武帝主政的時候。梁武帝是一個虔誠的佛教徒,平常建築寺院、廣度僧侶、印經造像,甚至自己素食、講經,可以說布施、修福,做了不少功德。當他聽說從印度來了一位高僧達摩祖師,就禮請他到宮中問法:“朕自從主政以來,建寺度僧,行善不斷,請問有什麽功德?”

    達摩祖師回答:“了無功德!”

    梁武帝好像被澆了一盆冷水,心想:“我做了那麽多善事,你不但不讚美我,怎麽還說沒有功德呢?”因此不免對達摩祖師心生反感,而達摩祖師也覺得與他無緣,於是拂袖而去。

    達摩祖師回答“了無功德”,錯了嗎?梁武帝認為自己造寺廟、度僧尼、印經典、說佛法,有功德,錯了嗎?都不錯!梁武帝所作建寺度僧的功德,是有為的功德,多做多得,少做少得。達摩祖師講的功德,是功德性,自性的功德本來具足,並不因為我現在布施、做慈善,功德就有所增加,不做就有所減少。所以有為的功德可以說多說少,無為的功德性則不能論多論少。

    《金剛經》裏也提到福德與福德性的問題。福德,從因果來講,當然可以論多論少,行善修福,多做多得,少做少得;福德的自性,則不容以有無的對立觀念來論多論少。所以,達摩祖師從本體上來講功德,梁武帝還沒有那樣深的領悟,所以彼此不能相契。

    梁武帝之所以能成為一代君王,其實也就是因為他在過去世曾經布施、行善。因此,在佛門裏有一首讚歎梁武帝及說明布施功德的偈語:

    三寶門中福好修,一文施舍萬文收;

    不信但看梁武帝,曾施一笠管山河。

    梁武帝過去世曾是一個樵夫,有一天,打完柴回家的途中,突然下起雨來,他看到一尊佛像在露天裏被雨淋著,就把戴在自己頭上的鬥笠布施給這一尊佛像。由於他布施的功德,後來感得成為一代帝王的果報。

    不過,這種有為的果報並非究竟,譬如,即使做了帝王,福報用盡,還是會再墮落。所以,福德可以說多說少,說有說無;而福德性,即使是墮落到地獄、餓鬼、畜生,五趣流轉,六道輪回,我們的真如自性、福德性,始終沒有損減分毫。

    因此,布施、設齋究竟是否有功德,就看是從什麽層次來講。如果從有為法來看,布施必定有功德。布施猶如播種,有播種,因緣成熟,必然有收獲。所以布施是無盡的寶藏,你有布施,你就有儲蓄,就有果報。一個人如果每天光是貪圖別人的東西,是貧窮;常行喜舍,才是富貴。

    布施也不一定要用錢財珍寶去布施,你心地善良,可以用說好話布施;你心裏麵有豐富的力量,可以用為人服務來布施。即使你不會說好話,沒有力量為人服務,隻要人家做好事,你心裏隨緣歡喜,隨喜也是布施。每個人心裏都有隨喜、隨心、隨口、隨力的功德寶藏,所以我們應該把儲蓄在我們自己心田裏的寶藏,隨時布施,這才是致富之道。

    布施是“人天三福行”之一,布施是通往人天的道路,你有布施,你就有道路,就能到達目標。布施如橋梁,人與人之間的人際溝通,如同過河須要橋梁。布施是人我之間的橋梁,我說你的好話,我就能和你溝通,我有利益給你,幫助你,我就能和你溝通。

    布施如田地,你有田地,你才能有收成,你有布施的種子,將來才能開花結果。過去有一個小女孩,父母雙亡,淪為乞丐。有一天,她到寺院去拜佛,看到很多的信徒打齋供眾,當下生起一念隨喜的好心;但是摸摸口袋,身上隻有一塊錢,是過去在垃圾堆上撿到的,就把它拿出來布施。大和尚知道了,親自來為她上堂說法,為她誦經祈福。

    這個貧窮的小女孩離開寺院以後,走到一棵大樹下休息,不久就睡著了。這時皇後剛逝世不久,國王心裏煩悶,和大臣出外郊遊、打獵,見到樹下發光,向前一看,是一個猶如仙女下凡般千嬌百媚的女孩,非常歡喜,就把她迎回宮裏,立為皇後。

    本來是一個貧窮的女乞丐,一下子貴為皇後,她心想:“這必定是我布施所得到的功德、福報。”因此,為了感恩圖報,她就從宮裏帶了財寶,要到這個寺院裏去作大布施。

    途中,她心想:“當初我隻布施一塊錢,住持大和尚就親自來為我誦經祝福,今天我再到寺院去大布施,這個大和尚不知要如何重視我呢?”

    但是當她來到寺院時,大和尚見都沒有見她,隻叫一個知客師為她誦經祝福。皇後不免感到生氣、失望,後來知客師說:“施主!上一次你來,雖是一塊錢,但那是你的真心裏全部所有,至誠懇切,那一塊錢的功德無量無邊,大和尚當然要為你誦經祝福。現在,你布施的財寶雖然多,不過,在我慢心之下,不算很多,所以,由我為你祝福就夠了。”

    布施,有所謂“心田事不同,功德分勝劣”。有時候,同是布施一塊錢,功德應該是一樣的,不過,你的一塊錢布施給國家修橋鋪路,布施給學生做獎學金,這樣的功德未來性就很大了;我的一塊錢隻是用來布施給兒女打牌、吃喝玩樂,由於田不同,對象不同,功德因此有勝劣。同樣的對象,你的一塊錢布施給青年做獎學金,我的一塊錢也是給青年做獎學金,不過,你的心裏望報,你的心量很小,我的心廣大無邊,如此我的一塊錢功德就大了。因此,布施主要是在於我們的發心;發心不同,功德就有勝劣之分。一念虔誠,即使布施一塊錢的功德,有時候與布施百萬的功德是不相上下的。

    唐朝的裴休宰相是一個虔誠的佛教徒,他很希望兒子能到寺院裏過一段出家的生活。就如同現在的泰國,要想取得公民的資格,一生當中一定要出家一次。因此,他把已經做到翰林的兒子,送到寺院裏去修行參學。這個翰林學士到了寺院,先從沙彌做起,每天必須打柴、推磨、種田、擔水,弄得身心疲累不堪。有一次,他從山下挑了一擔水回到山上,忍耐不住心裏的不滿,而發牢騷道:“翰林挑水汗淋腰,和尚吃了怎能消?”意思是說,我身為翰林,卻在這裏挑水給你們出家的和尚吃,你們和尚吃了,怎麽能消受?

    他說這個話的時候,正好給從旁經過的住持大和尚聽到了,就說:“老僧一炷香,能消萬劫糧。”意思是說,我隻要一炷香,你萬劫的供養,我都能消受。所以,出家人修無為法,你有為的功德,布施多少,都能接受。

    布施的最高境界,要能三輪體空——沒有布施的我、沒有受施的人、沒有所施的物,我、你和所施的物,都能不著相,這才是真正的無相布施。所謂“空心不空境,空境不空心,心境兩俱空,心境俱不空”。如此功德就有大小之分了。

    說到布施得福的多少,有時候布施很多,得到的功德很少,有時候布施的財物有限,得到的果報卻很大。為什麽會施少得多,或施多得少?施多得少,是因為有望報的心,有利害心;施少得多,則是因為出發心是為了利益他人,是用恭敬心布施,所以布施的功德,誠如前麵所說:“心田事不同,功德分勝劣。”

    布施的果報究竟如何分勝劣?有時候布施田勝財劣,就如過去佛世時,有一天,佛陀經過一個地方,一個兒童歡喜地捧了一缽土供養佛陀。因為布施的對象是佛陀,田很勝,雖然所施物泥土很劣,功德卻奇大無比。有時候財勝田劣,例如用珠寶布施給窮人。有時候田財俱勝,例如用黃金七寶布施給有學問有道德的人。有時候田財俱劣,例如用剩菜剩飯給乞丐吃。

    有時候心財不同,心很重,財很輕,例如佛經裏所說的“貧女一燈”,貧窮的女子布施一盞燈,心很重,財很輕。有時候財重心輕,例如前麵講過的貧女變皇後,最初用一塊錢去布施、打齋,那是心重財輕,但是後來她貴為皇後,雖然布施的錢財很貴重,卻用貢高我慢的輕心布施,所以,雖為皇後,也隻獲得知客師替她誦經祝福。

    有的是心財俱重,也就是用恭敬心來布施貴重的東西,例如須達長者布施祇樹給孤獨園,用黃金鋪地,這是心財俱重;還有心財俱輕,心也輕,財也輕,例如用傲慢心給窮人一塊錢,還要叮嚀:“下次不可再來了喔!”這是心財俱輕。

    此外,還有施受的不同,有時施者清淨,受者不清淨,例如我們到監獄裏,或到一些苦難的地區去布施,我們是慈善為懷布施,布施的人心很清淨,可是接受的人心裏不清淨。有時施者不清淨,受者清淨,例如有人偷竊別人的東西,然後再到寺院裏去添油香,去做功德,這是布施的人不清淨,接受的人清淨。有時施受俱清淨,例如寶積佛用香、花供養佛陀;又如無盡意菩薩用瓔珞供養觀世音菩薩,這就好像有道德的人禮敬有道德的人。有時施受俱不淨,布施和接受的人都不清淨,例如盜賊竊盜贓物給貪官汙吏,金錢來路已經不正,又再拿去賄賂,這就是施受俱不淨。

    因此,說到布施,有時候同樣的布施,但因錢財用法不一樣,對方接受的心態不一樣,而我布施的出發心也不一樣,功德就有勝劣之分了。所以,《六祖壇經》裏說布施“了無功德”,因為有為法的功德是可多可少的,惟有我們本體的功德性才是不增不減,無多無少,這是學佛者應有的認識。

    二、淨土在哪裏?

    我們經常聽到有人問:“有沒有天堂?有沒有地獄?天堂在哪裏?地獄在哪裏?”依我的了解,天堂、地獄在哪裏?我有三種說法:

    1.天堂當然在天堂的地方,地獄當然是在地獄的地方。

    2.天堂、地獄在哪裏?在人間。天堂在人間,地獄也在人間。你看,現在有的人住在高樓大廈,住在山頂上的別墅裏,享受著清風明月,以及冷氣、冰箱、豪華的汽車、電視、地毯、席夢思的床鋪、山珍海味等,這不是天堂嗎?但是,人間不但有天堂,也有地獄。你到市場裏麵去看一看,市場裏到處倒掛著剖肚挖腸的雞、鴨、牛、豬,那不就是刀山劍樹嗎?你到那許多貧苦的地方,看那傷殘人士居住的地方,髒亂、陰暗、潮濕,甚至有的人瞎眼、缺手、斷腳,盲聾喑啞,這不就是人間的地獄嗎?

    3.天堂、地獄在哪裏?在我們的心裏。我們每個人的心,一天當中,時而天堂,時而地獄。例如,早上起床,心裏麵無憂無慮,到公園裏去運動、慢跑、享受新鮮空氣,這不就是人間天堂嗎?但是,回到家裏,往飯桌上一坐,“有什麽魚肉、珍饈美味好吃的嗎?”生起貪欲的心,那就是餓鬼的心。假如吃的東西不合口味,筷子一摜,碗一推,生氣了,嗔恨心,那不就是地獄嗎?有時還要罵人、打人,愚癡,這不就像畜生的行為一樣嗎?所以,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心裏時而天堂,時而地獄、餓鬼、畜生。可以說,在一天二六時中,天堂、地獄不曉得來回多少次;每天我們都在天堂地獄的邊緣來來去去,天堂、地獄在哪裏呢?就在我們的心中。

    我們知道了天堂、地獄在哪裏。現在,接著談六祖惠能大師在《決疑品》裏講到淨土,淨土和天堂到底有什麽不一樣?

    有時候上了天堂,福報用盡,還是會退墮;淨土隻有上升,沒有退墮,這是第一點不同。第二點,天堂裏和人間一樣,仍然有像君臣、眷屬、上下等階級的差別對待;淨土裏則隻有平等,大家都是蓮花化生,沒有差別。

    說到淨土,大家就會想起極樂淨土。我們讀過《阿彌陀經》的人會問:“極樂淨土在哪裏呢?”

    “十萬億的佛土以外。”也就是在十萬個三千大千世界之外。

    其實,這隻是比較上的說法,真正從法性上來講,淨土是沒有遠近之別的,淨土就在心中,所以說“唯心淨土,自性彌陀”。例如維摩居士,在他的生活裏,行、住、坐、臥之中,真是“居家逍遙,隨處都是淨土”。他到學校裏講學,講堂就是他的淨土;他到市場裏購物,市場就是他的淨土。所謂“隨其心淨,則國土淨”,淨土就在他的心裏,這正是人間佛教所謂的“人間淨土”。

    過去,佛陀十大弟子中智慧第一的舍利弗,曾經懷疑地問佛陀:“佛陀!諸佛的淨土都是清淨無染,為什麽您的娑婆世界到處充滿生老病死,又像地獄、餓鬼、畜生三惡道一樣,人人生活在苦惱之中呢?”

    佛陀對舍利弗說:“這是你看到的世界,我看到的世界不是這樣。”說完隨即以足趾按地,大地頓時變為金色。他對舍利弗說:“這就是我的淨土。”

    中國四大菩薩中的地藏菩薩,他以地獄做淨土。所以,淨土主要是看我們的心,心裏清淨,世界就隨著我們清淨。因此,學佛,自淨其心是很重要的。

    關於淨土,我把它分成人間的淨土、天上的淨土、極樂的淨土,還有唯心的淨土、華嚴的淨土。現在我再把它們一一做個介紹。

    1.人間淨土:常聽人慨歎說:“人間沒有一塊淨土,人間到處充滿了險惡、紛爭、不平,就像三惡道一樣!”其實,我們現在所居住的人間,如果安和樂利,民豐物阜,人人和善,彼此尊重,這不就是人間淨土嗎?所謂人間淨土,必須要具備八個條件: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