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我的避暑法便很簡單——家裏蹲。第一不去坐火車:為避暑而先坐廿四小時的特別熱車,以便到目的地去治上吐下瀉,我就不那麽傻。第二不扶老攜幼去玩玄:比如上山,帶著四個小孩,說不定會有三個半滾了坡的。山上的空氣確是清新,可是下得山來,孩子都成了瘸子,也與教育宗旨不甚相合。即使沒有摔壞,反正還不嚇一身汗?這身汗哪裏出不了,單上山去出?第三不用搬家。你說,一家大小都去避暑,得帶多少東西?即使出發的時候力求簡單,到了地方可就明白過來。啊,沒有給小二帶乳瓶來!買去吧,哼,該買的東西多了!三叔的固元膏忘不了,此處沒有賣的,而不貼則三叔就瀉肚;得發快信托朋友給寄!及至東西都慢慢買全,也該回家了,往回運吧,有什麽可說的!

    一個人去自然簡單些,可是你留神吧,你的暑氣還沒落下去,家裏的電報到了——急速回家!趕回來吧,原來沒事,隻是尊夫人不放心你!本來嗎,一個人在海岸上溜,尊夫人能放心嗎?她又不是沒看過美人魚的照片。

    大家去,獨自去,都不好;最好是不去。一動不如一靜,心靜自然涼。況且一切應用的東西都在手底下:涼席,竹枕,蒲扇,煙卷,萬應錠,小二的乳瓶……要什麽伸手即得,這就是個樂子。渴了有綠豆湯,餓了有燒餅,悶了念書或作兩句詩。早早的起來,晚晚的睡,到了晌午再補上一大覺;光腳沒人管,赤背也不違警章,唱幾口隨便,喝兩盅也行。有風便蔭涼下坐著,沒風則勤扇著,暑也可以避了。

    這種避暑有兩點不舒服:(一)沒把錢花了;(二)怕人問你。都有辦法:買點暑藥送苦人,或是賑災,即使不是有心積德,到底錢是不必非花在青島不可的。至於怕有人問,你可以不見客,等秋來的時候,他們問你,很可以這樣說:“老沒見,上莫幹山住了三個多月。”如能把孩子們囑咐好了,或者不至漏了底。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