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不諉過,盡心負責:當老百姓來請托事情的時候,有些公務員不但不盡心去承辦,反而推諉責任,不是踢皮球、打太極拳,就是打官腔。一個好的公務員,要自己擔當責任,應該是苦的、酸的我吃,甜的、香的別人嚐,你有力量擔當責任,對自己的前途是有幫助的。

    4.不怪僻,群處和睦:做人不可怪僻,要合群、隨緣、隨喜、隨眾,要和睦第一。有些人特立孤行,大眾已決定的事情,偏偏不合作,故意唱反調,破壞整體,應該捐棄個人偏見,敬業樂群,以群眾為家,不要成為人人討厭的烏鴉。

    5.不慳吝,慈悲喜舍:公務員不要吝嗇給人歡喜、給人幫忙、給人方便,所謂慈悲喜舍,就是給人多一點慈悲,多一點關心,多一點友愛,多一點喜舍,隨時隨地給人最周到的服務,最親切的笑容,即使是簡短的招呼問好,都能帶給對方無比的振奮與歡喜,微笑永遠是世間最美麗的裝飾。

    6.不犯法,守法重紀:公務員是實際執行國家政令的人,應該以身作則、知法重法、守法行法,絲毫不可違犯,維護公權力於不墮,為國家社會樹立良好的形象,不可知法犯法、執法玩法,誤己誤國、危害社會。

    7.不折磨人,認真服務:人生本來應以服務為目的,助人為快樂之本,但是有些公務員卻以刁難為能事,以折磨人為快樂之本。我們應給人方便,因為給人方便就是給自己方便,所謂“公事門中好修行”,希望我們是個便民利民的社會,而不是擾民勞民的社會。

    8.不重稅,持法公正:古人說:“苛稅猛於虎。”公務員不可以苛加重稅,剝削民脂民膏,搞得民不聊生。老百姓富有,是國家社會的幸福,唯有人民愈有錢,國家才會愈富有。

    9.不嗜酒,端正身心:酒能迷亂我們的智慧,失去理性而侵犯別人。社會有一種風氣,男人如果不會喝酒就不是英雄好漢,女孩子也不甘示弱學起喝酒,認為不喝酒就不夠時髦。許多的壞事就在爛醉如泥下發生,許多的悲劇也在酩酊醉意時鑄成,因此佛教在根本五戒中,揭示了不飲酒戒,因為飲了酒,一切的殺、盜、淫、妄都可能會觸犯。

    佛經上記載:有一個人獨自喝著酒,沒有美味的下酒菜,突然看到門口有一隻肥胖的母雞,不問主人是誰,便偷來宰殺下酒,犯了盜戒、殺戒。正吃得酒酣耳熱的時候,母雞的女主人找上了門來:“你看到我家的雞了嗎?”

    “沒有哇!”犯了妄語戒。

    醉眼迷蒙中,看到女主人姿色不錯,起了淫念,侵犯了對方,殺、盜、淫、妄、酒五戒統統違犯了。

    喝酒之人語無倫次,醜態百出,而勸酒的人,強迫別人幹完一杯、再幹一杯,好像非得不醉不歸,看似豪情萬丈,其實是害人害己。

    10.不好色,淨潔家門:吳三桂為了李闖王搶走了心愛的寵妾陳圓圓,“衝冠一怒為紅顏”,引清兵入關,雖然殺死了李自成,美人重投懷抱,但是吳三桂也因此變成民族的罪人,留下千秋萬世的罵名,色之誤國害民,可謂深遠巨大。

    11.不自私,去私從公:公務人員不可以結黨營私,自私自利,凡事要本著合法、合情、合理的原則,秉公處理,但求心安理得,無愧於心。成功不必在我,一切利益榮耀歸於大眾。

    12.不過勞,保其健康:公務人員應該保持適當的休閑,不可過分操勞,工作一段時間應該安排休假,從休假中調整自己的身心、情緒。有些國家政府已製訂完善的休假製度,以確保公務員休息,保持充沛的體力精神,擁有強壯的身體,為國家、社會、家庭、大眾做更多的事,走更遠的路。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