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不懂藝術,更不懂童年對於一個藝術家的意義。那是一塊永遠富饒的土地,像逝去的烏托邦,又像還未到達的美麗天堂。它提醒藝術家們對時光保持敬意,對生活保持熱忱。所有偉大的作品,不都是在解答童年時那些對於世界的疑惑嗎?最終的願望,不都是希望世界能像童年時設想的那麽美好嗎?

    鄉村假期

    對童年來說,有一個關鍵詞是“好奇”,這種好奇心很大一個原因是地域差異。當一個城市的孩子來到鄉村度假,身處山水田園之中,目光所及是綠茵茵的麥田,潺潺流淌的溪水,這些景象與城中的高樓和川流的車輛截然不同,他的心靈自然會受到純淨的感染。而一個看到電動汽車的鄉村兒童,也會為這奇異的天外之物而激動不已。

    這是侯孝賢在他的電影中所描述的情景。他的大師地位因為一部《悲情城市》而確立,但在我眼裏,他最動人、最有靈氣的作品是1984年的《冬冬的假期》。因為媽媽生病住院,冬冬和婷婷來到鄉下的外公家度暑假。在廣場上等小舅的時候,冬冬拿出自己的遙控小汽車玩起來,吸引了一群孩子過來圍觀。他們讓一隻烏龜和汽車打架,肆無忌憚地哈哈大笑。之後,冬冬用小汽車換來了烏龜。第二天,村裏的小朋友都抱著烏龜來換冬冬的玩具,但是冬冬隻有一架飛機了。最後,他們決定進行一次比賽,跑得最快的那隻烏龜才有資格和飛機交換。

    這是兒童之間才會發生的事情,充滿了天真的童趣。我看著銀幕,會心地笑了,但笑的時候,喉嚨卻有點兒哽咽。這是八十年代台灣的電影,而到了現在,誰會稀罕一個玩具呢,誰又能對烏龜那麽感興趣?

    片中,婷婷因為是女孩,被一群男孩子孤立了。有一次,在過鐵路時,她被鐵軌絆倒,火車馬上就要駛過來。在這千鈞一發之際,瘋女人寒子跑過來抱起了她。此後,兩人便玩在了一起。婷婷一點兒也不害怕這個言行古怪、髒亂邋遢的女人,她沒有從小夥伴那裏得到友誼,但是從一個“瘋子”身上獲得了溫暖。

    兒童眼中的世界和大人眼中的世界往往是不同的,兒童沒有偏見,將一切都看得很單純,看得很平等。而寒子因為自己的孩子夭折了,精神失常,也脫離了世俗觀念的禁錮,思想回到了童年時的狀態,成為一個有著大人身體的孩子。她們對生命的態度,要比常人更加虔誠。

    吳貽弓根據林海音改編的《城南舊事》中也有相似的情節。片中張豐毅扮演的青年為了供弟弟讀書而跑去偷東西,但是在主人公小英子的眼裏,他並不是壞人。還有一個“瘋女人”秀貞,因為丟了孩子而精神失常,整日癡癡地站在胡同口。小英子和秀貞成為朋友,並幫助她找到了失散六年的女兒。但是,當秀貞帶著女兒去找爸爸的時候,兩人都被火車壓死了。

    童年並不是消失於年齡到了某一歲,或者身體長到了某種程度,而是消失於孩子們突然發現,他們對於這個世界是沒有力量的,他們不明白世界為什麽會有這麽多傷心事。他們哭了,開始去思考了,就這樣成了大人。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