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什麽都沒有的日子裏,煙無疑是一種最高境界的麻醉品,它彌補了由此而來的無聊和空虛。

    ——楊誌超《嘉峪關》

    那年我剛上大學,有天晚上正往寢室走,接到了室友打來的電話。他操著一口方言說:“幫我帶包餃子唄。”我說好。學校商店不賣餃子,我隻好去校外,找了半天,終於買到。回到寢室後,室友一看,捂著肚子大笑說:“我讓你給我買包‘驕子’煙,你給我弄一袋餃子幹啥?”我這才知道,自己聽錯了。這個事情很快成為全班男生調侃我的段子。

    當時,我還不抽煙,自然不懂煙的牌子。之後,我漸漸學會了抽煙,後來從事寫作,更是煙不離手了。多年來,我不但抽過很多條驕子,也抽過中外各種牌子和味道的煙。

    不抽煙的人不理解抽煙的人的感受,就像白天不懂夜的黑。煙民也各有借口,有的說能緩解疲勞,有的說能排遣寂寞,其實都是一種習慣使然。對我來說,抽煙不是為了把煙吸進體內,而是享受手上夾著煙的感覺。如果無煙,會覺得身上少了某樣東西,情緒也會變得煩躁。

    這幾年,北京推行室內禁煙條例,過去能抽煙的咖啡館都不讓抽了。但我坐在裏麵,會習慣性地取一根煙叼在嘴上,不點燃,就那樣抿著過濾嘴。這樣一來,在寫作時,我便感覺思緒順了一些。看來,我中毒不淺。

    煙不是生存的必需品,為何還會存在呢?隻能從精神方麵來解釋了。網上流行說“我抽的不是煙,是寂寞”,然而寂寞並不會隨煙霧消散,我們所追求的其實是一種刺激,刺破這疲勞的生活。

    隻是一個道具

    起初抽煙需要器具,到十九世紀,紙煙出現了,因為方便快捷,很快流行起來。香煙公司為了增加銷量,不斷投入廣告宣傳。我們看好萊塢的老電影,發現幾乎沒有男人不抽煙的,那就是香煙的廣告植入。

    現在,人們越來越認識到吸煙的危害,但電影畫麵中依然煙霧繚繞,尤其是在以男人戲為主的片子裏,嘴的作用除了吃飯和說話外,第三重要的便是抽煙了。

    電影中的角色抽煙並不是人物自身的需要,而是表演的需要。抽煙對故事情節的發展可能毫無作用,卻對塑造人物有幫助。如果一個男人兩手空空站在那裏,形象就很單薄,氣氛也很沉默。如果他一手夾著煙,一手插在褲袋裏,臨窗而立,可能就把內在情緒傳遞了出來。特別是在和女人調情的時候,男人手上的煙往往有一種催情的效果,煙霧纏纏繞繞,曖昧味兒便油然而生。

    如果梁朝偉在王家衛的電影中不吸煙,那他是否還能展示出那濃烈的魅力?很難想象。從《阿飛正傳》的最後一個鏡頭開始,他的吸煙形象便凝固在了鏡頭裏,一直延續到《一代宗師》。梁朝偉吸煙的特點在於一個“輕”字,輕輕地點煙,輕輕地吸一口,輕輕地從鼻孔裏噴出煙霧來。一切都是舒緩平和的,不用力,也不慌張。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