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等領導,要盡己之能;

    中等領導,要盡人之力;

    上等領導,要盡他之智;

    高等領導,要盡眾之有。

    管理者的素養

    有一天,楚莊王和群臣議論國事,大家議論來議論去都不如楚莊王高明。莊王於是悶悶不樂地坐在書房,申公巫臣關心地問道:“何故使君王不悅?”莊王說:“每個時代都有聖人賢人,關鍵隻在於是否被人發現。能得到聖賢為師者,可以成就王業;能獲得其友誼者,可以成就霸業。我自知能力不足,可是輔佐我的群臣謀士都還遠不及我,照此看來,楚國的前途很危險,這正是我悶悶不樂的原因。”

    楚莊王因為能正確地評估自我的能力,而且敢起用能力強的人,後來終使楚國興盛。因此,管理者不一定要很能幹,但是必須善於溝通協調,心如大海一般包容所有——有包容的肚量,一切便能為我們所擁有。

    很多人都希望要做一個管理者,而不希望被人領導。其實,管理者固然要有能力,能被人領導也是不容易。而作為一名管理者,也有其管理者的性格,才能盡領導之功,成大眾之事。怎麽做才是一位好的管理者?

    一、待人要平和有禮。作一位管理者,對待你的部下乃至與所有相關人等往來,最要緊的,要能親切和藹,要讓他感到你很平易近人。有雲:“將不可驕,驕則失禮,失禮則人離,人離則眾叛。”愈是最高的領導者,你的態度愈平和有禮,部下也會生起恭敬心,接受你的領導。

    二、做事要精簡有道。作為一位管理者,要關照的層麵會很多,但是你不能過分地繁瑣、過分地囉唆。繁瑣令人厭,囉唆令人煩。化繁就簡,受領導的人才會清楚明白你的原則方針,才會願意跟隨你一起做事。

    三、論理要中道有分。一個事業團體一定有其創辦的理念,身為管理者,你必定要認識並抓穩這一個理念,無論做什麽事情才不會有所偏差閃失。尤其要有分寸,不可以偏左或偏右,持之以正,中道行事,才不會偏失大方向。

    四、領眾要融和有義。人心最大的陋習是“同歸於盡、嫉妒偏狹”,因此統理大眾必須要有融和的雅量。隻有融和,才能寬大和眾;隻有融和,才能彼此交流。不但融和,更要有義。“與人交,要有情有義;為人謀,要有忠有信。”你對人有義,不必領導,他也會願意接受你、跟隨你。

    “善將者,不恃強,不怙勢,寵之而不喜,辱之而不懼。”你有寬宏的胸懷、平等的精神,不仗勢,不淩人,不清高,對於跟隨的人多提拔,多讚美,有過予以承擔,有功給予分享,自然能獲得部屬的擁護。

    ·佛光菜根譚·

    最好的管理,就是自己管好自己;

    最壞的管理,就是自己言行不一。

    經濟的繁榮需要企業大小共存

    2008年,由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危機引發的金融危機席卷全球,各國人民對此無不擔憂,大家的生活因此發生了變化。經濟改變世界,經濟改變人生。

    人類的曆史就是一部經濟史,舉凡日常的食衣住行育樂,沒有一項可以離開經濟。經濟與民生息息相關,一個國家如果不能厚實經濟,富國裕民,則仁義道德也難以獲得推行。管仲說:“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孔子也說:“富而好禮。”

    經濟改變世界,經濟改變人生!在經濟繁榮的地方,文化、道德必然提升;無知、貧窮,會造成許多的罪惡。由於金融危機引發經濟衰退,一些公司行號關門歇業,許多人賦閑在家,如何複興經濟成為當務之急。否則長此以往,社會的治安必然更加惡化,人心更加難以端正,國家自是難以安定。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