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踏踏翻四大海,一摑摑倒須彌山。

    撒手到家人不識,鵲噪鴉鳴柏樹間。

    ——宋·黃龍慧南

    財富

    有對老夫婦,想把家中唯一值錢的一匹馬拉到集上,去換點有用的東西。老頭在集上,先與人換得母牛,又用母牛去換得羊,再用羊換來鵝,又把鵝換了雞,最後用雞換了一口袋爛蘋果。兩個美國人知道他的經曆,猜他回去準得挨老婆一頓揍。老頭堅稱絕對不會,美國人就用一袋金幣打賭。

    老婆聽老頭回來講趕集的經過,每當老頭講到換了一種新東西時,她都很高興,嘴裏不時地說著:“哦,我們有牛奶了!”“哦,羊奶也同樣好喝!”“哦,鵝毛多漂亮!”“哦,我們有雞蛋吃了!”最後看到那袋爛蘋果,她同樣高興:“那我們今晚就可以吃到蘋果餡餅了。”結果,美國人輸掉了一袋金幣。

    摘引自《安徒生童話》

    人生最大的欲望就是財和色,撇開色不談,大部分的人都期望得到財富。一般人認為的財富,都是看金錢、珠寶、土地、有價證券等。但擁有這些有形有相的財富,不一定對自己有利。比方錢多了,人為財死;珠寶多了,容易被搶;土地多了,惡霸侵占;股票多了,政治幹擾。更何況今日萬貫家財,來日窮途潦倒,也不是沒有可能。若真到了這一天,哭天喊地也無濟於事,所以人生除了擁有外在的財富,最重要的是擁有內在的財富,諸如:

    一、智慧。智慧是別人搶不走的財富。金錢乃身外之物,總有用盡的一天;智慧是內在的資糧,可以不斷累積。智慧是我們的財富,有了智慧,生活處處見生機;有了智慧,就能實現自我的理想。有了智慧,何愁事不成?

    二、慈悲。“慈能與樂,悲能拔苦”,救苦救難即是慈悲。慈悲是用不完的,慈悲心是不斷增長的。隻要我擁有慈悲,也肯給人一些慈悲,慈悲就是我的財富。

    三、道德。道德也是我們的財富。儒家的八德“忠孝仁愛信義和平”是我們的財富,童子軍的三達德“智仁勇”是我們的財富,佛教的“八正道”更是我們的財富。一個有道德的人,其正派的形象必然處處受人歡迎。

    四、健康。所謂“知足第一富,無病第一利。”縱有萬貫家財,沒有健康的身體,財富與我何幹?失去健康,就沒有了一切,所以健康就是財富。

    五、滿足。滿足就是我們的財富。一個人即使擁有再多的錢財,不能滿足,還是窮人一個;如果能滿足,大地山河是你的,日月星辰是你的,陽光、空氣、水也都是你的。你能滿足,就是一個富者。

    六、歡喜。歡喜就是財富。有時兒孫滿堂,不見得就有歡喜,因為難保不會出個忤逆的兒孫;縱使金銀財寶滿倉庫,也不見得歡喜,因為會擔心被人偷走。真正的歡喜不是來自外在的輝煌成就,而是發自內心的喜悅,那才是心中真正的歡喜之財。

    七、心寬。一個人心量大,凡事就能想得開,生活也就沒有障礙。所以,心寬是財富。

    八、禪悅。生活不能光靠物質來滿足自己,還要有精神上的禪悅法喜,才是莫大的享受。禪悅法喜是公修公得、婆修婆得——你修得了,它就是你的財富。

    九、自在。生活自在、居家自在、交友自在、工作自在,觀境自在、觀心自在,處處都能自在。自在是再多的錢財也比不上的財富。

    十、平安。平安是最大的財富。人自呱呱墜地後,最先感到需要的就是平安。人生會有恐懼,就是感受到外在的不安;人生會有顛倒妄想,不外是想要得到安全感。因此,若能得到平安,也就心無掛礙、意不顛倒,凡事也就不貪戀了。

    財富不一定從外而來,我們的心就能製造財富。人是萬有的主人,你可以開發萬有的能源嗎?你能發大心,你能開啟願力,你能悲智具足嗎?如果你能做到,你就是一個精神世界的大富翁了。

    ·佛光菜根譚·

    世界處處是財富,且看好事好話好心地;

    人間時時皆吉利,但憑真情真義真心意。

    自我肯定

    我不敢投機取巧,心存僥幸,對於自己負責的每一件事,我總是腳踏實地,全力以赴;對於師長交代的每一句話,我也都切切珍惜,謹記在心。記得十八歲時,我見到心中仰慕已久的太虛大師,遂情不自禁地趨前向他合掌頂禮,他含笑回應了幾句:“好!好!好!”就走了過去,我卻在當下決心要一輩子“好”下去。於是,我開始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我不斷反省平日的思想舉止,我一絲不苟地演練佛門行儀,我孜孜不倦地讀誦佛學典籍,這一切的努力,無非是希望一生都不要辜負了太虛大師向我說的幾個“好”字。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